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作为国内新兴的一个医生类别,全科医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除了要治病,还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但全科医生的考核一直沿用专科医生的老办法,这让全科医生感觉很“受伤”。

  这样的困境,即将在深圳率先破局。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深圳市全科医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全科医生划定了自己的职业“跑道”,执业管理、继续教育、能力考核、职称评审等都有独立的体系,成为国内首部全科医师管理办法。

  打破全科医师发展“短板”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全科医师短缺,全科医师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年来,各地出台不少措施,完善全科医师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深圳共有注册全科医师5378人,其中,在社康中心执业的全科医师有4378人。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深圳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新聘用到社康机构工作的规培毕业生安排生活补贴,打破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聘用高级职称的职数限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旧存在不足。

  市卫健委体制改革和基层健康处处长李创指出:“全科医师执业注册后,对其继续教育、能力评价方面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导致‘注而不管’,注册完了之后没有人管,激励约束不强。”深圳希望通过制定《全科医师管理办法》,建立覆盖全科医师执业全周期的管理制度,明确全科医师能力要素和职业发展路径,创新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管理,改革全科医生专业技术评价方式,促进全科医师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打造全科医学高地。

  考核不唯看大病论“英雄”

  根据《管理办法》,深圳将在全国率先组织成立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为全科医师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将为市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完善全科医师管理制度和政策以及制定继续教育课程规范、全科医师能力评价标准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机构组织的全科医师专家点评提供专业支持。

  《管理办法》改革了全科医师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除了完成基本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还纳入健康管理服务范围的居民数量与健康管理质量、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与质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让全科医师不唯看大病、做手术论英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举办医院将根据全科医师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其薪酬。

  《管理办法》建立了全科医师专业技术能力评价体系,明确了3大方面共15个指标,除了完成诊疗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管理外,还加入了全科医师开展科研、教学、参与全科医学管理事务、开展全科医学管理服务创新项目等指标,引导全科医师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成为全科医学领域的“业界大咖”。

  市卫生健康部门将建立完善全科医师信用监管制度,当全科医师出现编造虚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虚假服务记录;因违法执业行为被行政处罚或者记分的;被多名服务对象或者反复多次被同一服务对象投诉举报并查证属实的;不履行健康管理服务职责,情节严重的,将被当纳入其信用管理记录。

  《管理办法》将于2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在本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执业的全科医师(含中医全科医师),在其他医疗机构执业的全科医师则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