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徐娅) 1月18日8时,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工作人员杨伟思和他的同伴王业磷整理好装备,率领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从宝安渔政码头踏上一艘快艇,迎着朝阳向着内伶仃岛方向驶去。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开展深圳西部海域潮间带生物多样性调查,摸清深圳海洋资源“家底”。
清晨的大海在阳光的映衬下波光粼粼,远方的珠江口天际线在薄雾中依稀可见,几只海鸥不时掠过海面,如同展开了一幅自然画卷。约30分钟后,快艇缓缓停靠在内伶仃岛西侧的一处无人近岸海滩。杨伟思和王业磷迅速拿出工具,在沙滩和礁石间寻找目标“开工”。
“这里有一排很明显的螃蟹脚印,消失的地方底下应该就是它的洞穴。”很快,杨伟思发现沙滩上一条长约10余米的动物足迹,随即拎起手中的铁锹,朝着洞穴处铲了下去,眨眼工夫约1米深的沙坑内部“赤裸裸”展现在众人眼前。“刚才还看到一眼,可惜让它溜掉了,钻到别的地方去了。”杨伟思拍了拍手上的沙子,带着遗憾放弃了这个“寻宝点”。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王业磷的声音:“快来,这里好多螃蟹!”众人来到跟前,只见王业磷翻起一块礁石,一群大小不一的沙蟹立即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大家随即七手八脚地加入捉螃蟹的队伍中。自去年夏天以来,这已经是杨伟思第三次来内伶仃岛开展潮间带生物多样性调查,目的是收集记录不同季节潮间带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他们的记录中,内伶仃岛潮间带以沙滩为主,常见的海洋生物有沙蟹、海螺、贝类等。
杨伟思看了看表,已临近10时。“该撤了,现在前往下一个调查地点小铲岛。”带上采集到的动物样本,快艇开足马力往小铲岛方向行进。“小铲岛潮间带以礁石为主,这里也是野生牡蛎生长的聚集地。”登岛后,杨伟思边介绍边手持工具刀用力地从礁石岩壁上撬下一块牡蛎的硬壳,里面晶莹肥硕的蚝肉看着格外诱人。
在小铲岛,杨伟思一行同样收获不少:牡蛎、海螺、沙蟹……“这也是我们第三次上小铲岛调查,成片的牡蛎密密麻麻。但从以往统计结果来看,整体西部海域潮间带海洋生物仍是以蟹和螺为主。”
完成调查任务后,调查人员搭乘快艇返回,小铲岛从众人身后渐行渐远,直至轮廓完全消失视线中。“随着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愈发必要。只有摸清了海洋资源‘家底’,才能更好更精准地保护自然资源,守护好这片美丽家园。”杨伟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