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奖金的2019年深圳环球设计大奖开始征稿两个多月以来,主办方已收到5个门类的众多参评作品。那么,捧走千万高额奖金的获奖作品将由谁说了算,这些参评作品最终经受评审怎样严苛的审视,坐上环球设计大奖的评审席到底有多厉害?

  千呼万唤始出来!近日,期待已久的2019深圳环球设计大奖评委阵容陆续揭晓。从公布名单可以看出,入选评审席的各位大咖绝对都是在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权威人士。有业内人士评价本届大奖的评审阵容可谓是“顶级配置”,高质量评审可以保证奖项的含金量、严肃性及权威性,从而助力大奖朝着“设计奥斯卡”的目标迈进。

  谁来评?吸引全球一流设计师和专家

  据主办方介绍,评审们由来自在全球范围的一流设计师和专家组成。他们在协作机构以及学术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定向邀请产生。这些评审均是在设计行业做出了耀眼成就的专业人士,同时也具有高度的全球化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大奖评审经验。

  从曝光名单看,评审中既有中国面孔,也有专业领域造诣极高的国际评审。比如建筑设计门类的评审张永和,他是国际著名建筑师,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他于 2010年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2014年张永和出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是十个评委中唯一的中国评委。他还作为唯一的中国建筑师参加了第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而时尚门类的评审西蒙·柯林斯(Simon Collins),是享誉全球的纽约帕森斯时尚设计学院前院长。他是一位设计思想家、演说家、作家、设计师,也是一位教育家和服装设计顾问。他曾任耐克(Nike)、马球(Polo)和杰尼亚(Zegna)等世界名牌的创意总监,入选《时装商业评论》国际时尚领袖前500位,被美国商业媒体《快公司》评为“100位商圈最富创意人士”之一 。

  每个评委都强大的专业技能和国际声誉做背书,具有丰富的国际设计奖项评审经验,一流水准和眼光能确保“如果你是金子总会在环球大奖上绽放光芒”。

  怎么评?25位评审层层把关严格筛选

  2018年深圳设计周启动了首届环球设计大奖评选,总奖金高达100万美元,2019年第二届环球设计大奖不仅将奖金总额升至1000万人民币级别,同时奖项也更加兼容并包,扩展至包括视觉传达、工业产品、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时尚设计5个门类。本次大奖还面向所有门类特设了“可持续发展特别奖”。大奖将于4月19日举行盛大颁奖典礼,获奖及优秀作品将在随后的深圳设计周期间展出。

  为此,第二届环球设计大奖的评审团成员也由去年的8位,升级到今年每个门类奖项配置5位评审,总人数增至25位,评审阵容可谓“豪华”。据悉,评审团主席由全体评委在首次评审会议上选举产生,评审团主席负责召集每次评审会议、控制评审流程、宣布最终结果。在终审前,评审团将根据评审标准,利用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网上初审。3月30号和31号两天举行终审会,届时,25位评审都要亲临深圳,他们会用专业、严谨、公正的态度为本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评选出获奖作品。五个门类的获奖作品出炉之后,每个评审团的主席和副主席又组成新的评审团,最终评出 “可持续发展特别奖”。

  他们说,环球设计大奖评审充满期待

  从首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诞生的那一刻起,大奖就获得了高度的瞩目。全球的设计专业人士欣喜地看到,中国首个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有了和自身设计力量匹配的设计大奖。2018年大奖评审团主席、世界设计组织执委坦帕尼·海弗宁认为,环球大奖第一次举办就组织得如此完美,令人赞叹,他对大奖的未来充满期待。

  2018年大奖的评审之一、国际设计理事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认为,参赛产品体现了相当高的质量和国际水准,评审也确保奖项是颁给真正具有国际水准、高质量的设计作品。“恭喜主办方成功地举办了这样一次大奖,他们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 格罗斯曼强调,非常高兴能够深圳设计周以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搭建出的平台,让政府机构、学术机构等相关领域都能更好地去理解设计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欣赏设计作品本身。

  2018评审之一的台湾实践大学副校长官政能曾经担任红点、iF等国际设计大奖评委多年,他表示,环球设计大奖首次举办就能征集到如此多高质量的产品实在难得。从组织管理以及各方反应来判断,以后大奖一定会越办越好。

  “中国好设计”奖执行长陈昊洋点评说:“现在很多人说中国的设计奖项太多了,我觉得还不够多,太少了,需要更多像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的奖项出现。”

  首届大奖之后,不少参赛的设计师及企业也表示,环球大奖不仅免费参赛,还提供巨额奖金,更重要的是评审团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大家认为奖项的评审过程公平公正,组织团队考虑周全,效率极高,为参赛者提供了上乘的服务,参赛体验很好,他们非常愿意继续报名参赛。

  (编辑: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