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晚报

  2月14日

  包括深圳医疗队在内的广东第三批赴荆州

  第15批赴湖北医疗队96名队员驰援荆州

  到荆州去!深圳第二支援鄂医疗队17人出征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和出征湖北的勇士一样,深圳的医护人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战士姿态全身心投入战斗中。有人心脏病发作病倒,身体稍微恢复后又重回一线;有人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具过敏,吃了抗过敏药又继续工作;有人连续工作14天晕倒,但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怕耽误工作……

  这些凡人“疫”事在深圳有很多很多,今天深圳晚报记者从各个区医疗一线挑选了10个暖心故事,让我们了解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衣战士的倾情付出,有他们在,战“疫”必胜!

  零点后归家 “不称职”的好妈妈

  这是她连续奋战的第十个夜晚,拖着疲惫的身体,牛姬飞终于在凌晨时分回到了家。“妈妈,我想你了。”进门看到女儿写在纸飞机上的字,牛姬飞热泪盈眶,作为医生她问心无愧,但是对两个年幼的女儿,她觉得自己很不称职。

  牛姬飞与高铁站工作人员交流中(受访单位供图)

  纸飞机。

  牛姬飞是福田区疾控中心的一名骨干医生,她的爱人是南山区疾控中心的防疫专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袭来,夫妻二人丝毫没有犹豫,双双报名进入疫情防控的第一梯队。

  疫情就是命令,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应急处置第一梯队只要接到疫情报告,作为疾控人她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1月25日傍晚,一列从北京来的高铁上有一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到命令她立刻召集组员,迅速奔赴现场。当应急处置车刚到高铁站,她第一个冲上了车,安抚乘客同时迅速开展调查,凭借扎实的流调技术和多年的防控经验判断出所有密切接触者。

  为尽快采样,牛姬飞当机立断在站台设立临时采样点,密切接触者编号后依序采样,再按流程转运密接者到临时点接受医学观察。站台渐渐安静下来,车厢里只剩下牛姬飞和同事为列车消毒的身影……

  他的作风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铁强”

  “我是一名医生,就应该回到医生岗位上!”1 月 30 日上午,因为连续多日的劳累,王铁强心脏病复发住院。病床上,王铁强躺着浑身难受,稍有好转又回到了岗位。

  王铁强是流行病与统计学硕士科班出身,作为光明区疾控专家,应对疫情,他率先冲在前面,生病前还在通宵伏案,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抗击疫情当前,他作为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专业人才,全程参与全区疫情防控战略部署的顶层设计,在各巡查一线、区联防联控小组、疾控中心三点一线连轴转。

  2 月 1 日早晨出院后,王铁强回到办公室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年二十八开始,区疾控人全体放弃春节休假分成 8 个小组投身一线抗击疫情。王铁强跟队员一起巡查一线,落实各项物资的保障工作;去实验室了解样品检测情况,记录、分析数据;参加区里组织的疫情预判分析会、方案修订研讨会 ……

  尽管家和办公室距离很近,近半个月以来他基本是“过家门而不入”。直到住进医院,他才和医生妻子马迎军团聚。2 月 1 日一早,他坚持提前出院,又回到岗位和同事并肩战斗。 “ 我们是主力军,这么关键的时候,就是倒下我也要赶快爬起来。” 问到万一再病倒怎么办,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说不怕是假的,但没有一个退缩”

  盐田区人民医院白衣战士携手病患勇敢闯关。(受访单位供图)

  在盐田区人民医院(集团),原本计划回老家过年的护士长刘剧艺,接到疫情通知后,将六岁的女儿安置在父母家,然后立即返回医院,还主动请缨担任隔离病区护理负责人。

  刘剧艺发现很多年轻同事内心有些担忧,为打消大家的顾虑、坚定团队信念,她第一个走进隔离病房,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直至所有人安全出来。”

  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肩负着病人治疗、护理等多项任务,甚至包括生活护理。刘剧艺提到,“我们密切关注病人每个细节,甚至会问病人今天排了多少尿,喝了多少水。”

  此外,医护人员还要付出更多心力,安抚病人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我们每次面对病人时,都会特意走近一些让他们感受更多温暖,跟病人眼神交流一刹那,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油然而生。”刘剧艺说,“说不怕是假的,但没有一个退缩,一定会携手病患勇敢闯关、战胜疫情。”

  最美援疆医生 再上抗疫前线

  1 月 28 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征集派驻医生到健康驿站值守,为临时隔离的人员提供医学观察服务。2016王禹燕医生曾主动报名援疆,这次她又站了出来,主动报名成为福田区首家健康驿站的首批派驻医生。

  王禹燕医师在健康驿站工作。

  第二天上午到达驿站,下午驿站就接收了第一批入住人员——21名需要进行医学隔离观察接触者。第二天,福田区疾控中心经过筛查发现,其中有两例核酸阳性的患者,当晚上 11 点,王禹燕迅速按照流程联系市三院办理转运手续。把患者送上 120 车辆时已是凌晨 1 点,没时间休息,她们又立刻对患者接触过的所有区域进行消杀,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王禹燕背着沉重的消杀桶在进行消杀。

  如今,王禹燕在同事的心中,不仅是最美援疆医生,也是最美抗疫医生。

  剪去多年的长发投身抗“疫”第一线

  “ 如果需要支援,我报名。 ”今年刚满30 岁的杨雪是宝二医(集团)二总医院(松岗人民医院)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 “ 老党员 ”。本可以陪着一双可爱的儿女在家过一个其乐融融的春节,她却干净利落地剪掉了自己留了多年的长发,“ 如愿以偿 ” 地投身奋战抗疫第一线。

  杨雪正在为患者采集咽拭子

  然而,第一天工作下来,杨雪便发现她的面部和双手因长时间接触防护用品过敏了。自行服用抗过敏药物后,她选择默默坚持。现在的她,仍每天靠服用抗过敏药物,坚守在发热门诊。

  在采样室为发热患者进行咽拭子是杨雪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采样过程中患者会厌反射敏感,采样棉签一触碰到咽部,患者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恶心甚至喷射分泌液。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多次采集才能成功。这对采样护士来说,是一项极其危险的操作。对此,杨雪说,“ 也会怕,但是我必须去做!”

  杨雪因长时间接触防护品脸部过敏

  为了节省防护服,她憋尿憋到麻木

  陈文霞在隔离病房工作

  1 月31 日正月初七晚,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外科接诊一名男性患者,诉胸闷、咽干不适,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其子刚从湖北来深过年。测量体温为38.1 ℃,当班护士陈文霞立即上报。同时,单间隔离、专人护理、三级防护措施、留观筛查、告知全科、清洁消毒 …… 一连串防护措施有条不紊。忙完这些,已经快到了下班时间,想到接班的同事又冒着未知风险护理病人,陈文霞主动请战,当晚由她负责到底。

  防护服穿到下班才舍得脱。

  穿防护服时情况紧急,陈文霞未来及穿纸尿裤,脱了又会浪费一件宝贵的防护服。考虑医院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陈文霞未告知任何人,默默地从当天下午 16:00 坚持到第二天早上 8:00。事后她跟同事说,凌晨三点就已尿急了,憋到最后整个人都麻木了。

  下班后由于患者咽拭子采集的标本结果报告未出,她不敢回家。“ 妈妈,你还不回家,我都想你了! ” 等待中孩子打来的电话,为了哄孩子,她说自己在忙着打怪兽,而在天真的孩子心中,妈妈就跟超人“奥特曼”一样厉害。最后,等到该患者及家属二次核酸检查结果确定为是阴性后,她才安心回家。

  “我去,请把最危险的工作留给我”

  王红梅是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龙岗区五院”)妇产科副护士长,接到疫情命令后,她更改春节陪女儿回老家的行程,第一个报名去发热门诊,在很多风险最大的岗位都有她的身影。

  王红梅对待患者十分细心(医院供图)

  王红梅从年二十九连续值班到大年初七,整个春节没有一天能早于晚上七点回家,家里十几岁的女儿也懂事很多,每天变着花样为她做饭,让她非常感动。她苦笑着对女儿说:“原来想着春节好好陪你,现在成了你照顾我,吃了你的爱心饭,工作更有劲了。”

  王红梅为居家医学观察者家采集咽拭子标本(医院供图)

  2月5日,龙岗区五院接到任务,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这项工作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口鼻,是比较危险的工作,医院需要组建采样志愿小组,王红梅又是第一个报名参加。

  在大芬社区采样时,有些居民楼没有电梯,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爬楼梯,不一会就喘不过气来,汗水也湿透了衣服。到达居民家,她迅速平缓自己的呼吸,然后耐心给需采样的人员进行解释,取得他们配合后再采样。“我知道这项工作比较危险,但是总需要人去做,我是护士长,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请把最危险的工作留给我。”王红梅说。

  边输液边工作

  女医生累晕在疫情防控一线

  手上一边输液,一边还在工作,这是马佳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战斗的第14天。马佳是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1月31日上午,过度劳累的她突然晕厥在梅林健康驿站的工作岗位上。

  刚缓过来的马佳看上去十分憔悴,仍强打精神靠在病床上和同事电话沟通工作,埋头奋力在工作日志上记录着一些要点。从基础发热门诊的诊疗,到防控措施,到现在的健康驿站,马佳和同事们一直在坚守,福田二院623名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马佳靠在病床上与同事商量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谈到连续奋战,马佳表示除了前期的诊病之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是疫情最重要防控措施。只有防控做的好,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一个向好的拐点,使发病人数不再增加,尽量把整个疫情的时间缩短。

  马佳从事医务工作已经22年,父亲也是一名外科医生。虽然这次上班时间没有规律,过年也没休过假,但家里都很支持马佳的工作。从幼时开始,马佳的父亲就把“职责所在”四个字挂在嘴边,这也是马佳为之奋斗一生的座右铭。“当发生疫情时我们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公共卫生战场的“除魔人”

  疫情就是魔鬼。在宝安区石岩街道辖区就有这样一群除“魔”人,接到报告或发现疫情时,没日没夜地第一时间开展流调、采样、消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以保障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就是石岩预防保健所流调消杀党员先锋突击队成员。

  工作人员在调配消杀药物。

  “每当接到疫情报告后,我们必须迅速出动到达现场,对近在眼前的疑似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突击队长张敏介绍说。为确保万无一失,突击队变身侦探,不放过任何可疑环节,全力找出每一位密切接触者,以便采取防控措施。

  冬春季南方天气湿冷,但队员们在“全副武装”的负重工作条件下,忙起来仍然是一身汗。一边克服着种种困难和不适,一边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石岩预防保健所参与流调消杀的12名突击队员至今已圆满完成10名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共2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消杀等任务,共出动226人次参与各项工作。

  “二胎妈妈”提前断奶冲上一线

  对体温异常人员进行检测、分诊和健康知识宣教;挑起码头防疫检查点、高速路口防疫检查点的重任…。。。面对疫情,南澳人民医院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员取消休假,齐心共战疫情。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紧缺,该院协调全院护理资源,组建了新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

  疫情无情,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却处处存温情。原是门诊护士的罗敬霞,因还在哺乳期,护士长安排她在门诊妇科工作。眼看大家都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排班紧凑,罗敬霞主动联系护士长,要求参加发热门诊,提前断奶,把只有7个月孩子交给家里人照顾,义无反顾地与前线同事并肩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