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国家赋予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强化国际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产业化应用创新。同时,深圳应该聚集全球创新资源、主动参与到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去。在这大背景下,深圳提出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分别是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转型,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搭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十大人才工程。

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第二批市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遴选一批更高层次,具有活力,具有专业化,国际化孵化能力的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是“深圳市十大行动计划”之一,是深圳着眼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全球创新圈的重要战略规划。

大公坊iMakerbase成功入选本次“深圳市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名单,此前,大公坊还被深圳市科创委认定为深圳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因此,大公坊成为深圳唯一同时入选两大“深圳市十大行动计划”的企业,成为深圳双创领域的领跑者。
本次与大公坊同时被认定的骨干企业示范基地还有: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筑梦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深港产学研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有: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而在2017年,深圳市认定了首批10个创新创业基地,包括福田区华强北、罗湖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龙岗区坂田3个区域创新创业基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3个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基地,以及腾讯、前海深港(国际)、深圳湾、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创新中心4个企业创新创业基地。

大公坊作为最具深圳特色的硬件创客加速器,深耕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在韩国首尔,意大利都灵设有国际工作站,在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设有国际创新联络处。大公坊专注技术孵化,首创“创客供应链O2O”深度孵化模式,致力于为国际硬件团队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全链条孵化,和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韩国科学院、韩国贸易馆、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伦敦发展促进署等国内外创新机构密切合作,深度孵化国际项目近百个,帮助美国、韩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优秀创新项目落地深圳,推动国际创新技术与深圳硬件供应链深度融合,加速深圳“双创”国际化发展。
2018—2019年间,到访大公坊的海外创新创业者、高校、孵化器近三万人次,大公坊成为深圳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硬件加速器。因此,大公坊也成了国际创客团队进入深圳的中转站和链接点。国际科创媒体报道,到深圳考察大企业创新到华为,新锐创新企业到大疆,开放创新平台到大公坊iMakerbase,这充分证明了大公坊国际硬件供应链孵化共享模式的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

创新创业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扩大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在国家发改委《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将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全球化创业的重要节点,是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的客观要求,大公坊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孵化服务和国际化的创新体系布局,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汇聚深圳,成为深圳创新创业国际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