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SHMFTPP)2022年一级考试(以下简称“一级四次考试”)成绩正式公布。此次考试共有1036人报名,831人参加考试,329人顺利成为一级持证人。

广告

  据了解,一级四次考试采用线上+线下、深港澳三地联动的监考方式,并延续在线考试的模式,于3月26日举行。疫情之下,上千名考生在线参加考试,不仅展现一级考试持续平稳运行的态势,更充分凸显专才计划依托科技创新的考试模式走向成熟。

一级四次考试线下监考现场一级四次考试线下监考现场

  持证人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契合金融科技行业人才结构

  一级考试强调宽阔的知识口径和对金融科技基础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这批一级持证人当中,在职人员共314名,占比高达95.44%。对他们来说,报名并通过一级考试,对梳理知识储备、全面地搭建金融科技理论体系有着良好的作用,是提升职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考生在职情况分布通过考生在职情况分布

  另一方面,大量在职工作人员报考并通过一级考试,与各大企业出台内部激励措施具有一定关联性。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10家企业(单位)为专才计划制定针对性的内部激励政策,给予持证人报销考试费、培训费、增加个人薪酬、优先录用或优先内部晋升等多样化的支持,以实现员工成长、企业创新这一“双赢”局面。

  在学历分布的情况上,通过本次考试的一级持证人普遍学历较高,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考生占比过半,达57.75%。学历较高的考生具有较为丰厚的金融科技领域知识储备,对通过一级考试有所帮助。

  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构成了本次通过考生的主要部分,也与金融科技业内的人才结构十分契合。金融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而专才计划培养的高标准、专业化金融科技人才,符合产业需求,能够有效弥合产业人才缺口,持续为金融科技创新注入人才动力。

  深圳市通过考生数量最多,港澳持证人数量持续上升

  通过本次考试的一级持证人广泛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包括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四川省、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专才计划正逐步走出深港澳、迈向全国,以其较强的稀缺性和极高的含金量吸引各地考生。

  其中,深圳市共有289名通过考试的考生,较一级三次增加111人。一方面,深圳市通过考生数量多,与报名生源的地域分布一致。另一方面,当前深圳市、区两级合力推动专才计划,出台一系列政策给予奖励,并将并将深港澳金融科技师认证人数纳入深圳“十四五”时期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预期性指标,高度重视专才计划发展,对考生报名考试并争取通过考试有较强的引导性。

  而在港澳地区通过人数方面,香港、澳门两地通过考生人数持续增加。这不仅反映越来越多港澳考生希望投身金融科技行业当中,更反映了深港澳三地紧密融合,逐步实现人才互联互通、协同互补。

  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呈年轻化趋势

  通过的考生中,40周岁及以下考生有312人,占总通过人数的比例为94.83%。其中,21—30周岁的考生181人,这个年龄段通过考生人数占比为55.16%,首次占比超过总通过人数的一半。从考生的年龄分布可以看出,金融科技行业人才队伍朝气蓬勃,呈现越来越年轻化趋势。

通过考生年龄分布通过考生年龄分布

  考生行业来源广泛,职业分布多样

  本次通过考生中,有121名考生从事产品设计、系统架构、算法开发等技术类岗位,占比为36.77%。此外,还有团队主管、部门经理等33名在金融行业或金融科技行业从事管理岗位的考生,及律师、商业分析师、投资经理等12名直接或间接服务于金融科技行业考生通过考试,成为一级持证人这一重要群体。

  从通过考试的考生所在行业细分领域来看,72.3%的考生来自银证保基等持牌金融机构;10%的考生在金融科技企业工作;还有约17.63%的考生来自于科技行业、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力争加入金融科技发展的浪潮中。

  这几年,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各大企业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一级考试以掌握金融科技领域理论知识和理解基本场景为目标,贴合与企业发展需求。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考生报名专才计划。专才计划也逐步成为广大业内人士提升金融科技知识,或其他行业人士转型进入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首选渠道。

  在企业分布上,一级持证人广泛分布于多个不同的企业(单位)。其中,大型机构通过考生的数量较多,本次考试也保持了同样的趋势。这反映了大型机构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较强。

  审核:刘屹龙

  编辑:何卫芳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