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因流动人口众多,加上部分常住人口也存在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房屋租赁市场一直非常活跃。早些年,有部分人出于减轻租金压力的目的寻找合租人,形成 “ 二房东 ” 雏形。近年来,一些所谓 “ 有门道 ” 的人已能利用手上掌握的资金、人脉和房源,专门从事 “ 二房东 ” 职业,靠赚取中间的差价牟利。房客们为了少交中介费,也愿意去寻找这些 “ 依靠口碑做生意 ” 的 “ 二房东 ”。殊不知,租赁风险就此产生。陈某就是一名 “ 一人饰双角 ” 坑了业主坑租客的 “ 二房东 ”。
2019 年 1 月份,田先生因为陈某迟迟不交第三个月房租,且多途径联系都未回消息,于是决定上门追租,“ 叮咚 ” 一声门铃后,发现住在房里的是另外一名男子。
“ 你是谁啊?这房子是我租给陈某的。”
“ 怎么可能?我从中介陈某那里看过房产证,房东明明姓 ” 章 “,我都通过陈某向房东预付了一年租金了,怎么变成你了!”
房门打开,门外的田先生和门里的叶先生都有点懵,醒悟了一会儿他们同时发现自己被骗了,立刻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可那位陈某已然人间蒸发。数月后,“ 陈某 ” 落网,一宗典型的 “ 二房东 ” 合同诈骗案件也随之真相大白。
其实,田、叶双方口中的 “ 陈某 ” 实为一人,名字也是真实的,但他却不是简单从事房屋转租的 “ 二房东 ”。经查,陈某从 2015 年就开始从事中介行业,2017 年底,他看好 “ 二房东 ” 的市场前景,开始自己尝试租房转租,但很快被房东发现,因为他破坏了交易信任,所以被收回了好几套房,且押金被没收。陈某为了填补 “ 漏洞 ”,开始利用自己的从业经验精心 “ 布局 ”。
在叶先生面前,陈某扮演了一名专业敬业的热心中介。叶先生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要租一套三居室,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陈某,从 2018 年 10 月下旬开始看房。半个月的相处时间里,陈某耐心专业的服务态度给叶先生留下了好印象,也得到了叶先生的信任。
2018 年 10 月 31 日,叶先生在陈某手上确定了一套房源。据叶先生回忆,当日,陈某称该房产的房东身在异地,他就是房东的代理人,房东要求一次性支付一年租金 13.5 万元和二个月押金 2 万元。自己考虑到租金确实实惠,于是同意了,但要求查看房产证,并要求将租金及押金直接转到房东的账上。次日,陈某将房产证复印件拿来了,叶先生不能拍照,于是认真记下了房产证上权利人的名字 “ 章某某 ”、“ 何某 ”。向来谨慎的叶先生还百度搜索了章某某的信息核实无误后,方才确定房产证的真实性,当日签定了租赁合同,并将 15.5 万元直接转账到陈某提供的房东 “ 何某 ” 银行账户上。
可是在田先生面前,他却假装自己是令人依赖、急于寻租的房客。据田先生回忆,2018 年 10 月底,某中介公司一名中介给自己打电话,称有一名陈某因为原租住的房子被房东收回,现急于寻租。因为这名中介此前一直有联系,且称房客为人正派。田先生在和中介、陈某见过之后印象良好,双方商定租金 1.3 万元 / 月,按月支付。同样是 10 月 31 日,田先生和陈某签订了租赁合同,陈某向田先生支付了首月租金 1.3 万元,同时预交两月押金 2.6 万元。因房客称房子急用,田先生当场向陈某交付了房钥匙。
殊不知在两天的时间内,陈某利用中介的专业经验精心筹备,深谙房东、房客心理和需求,完成了一系列 “ 神 ” 操作:第一天高租金吸引房东,签订合同交付短期房款套取房产证资料获得房源;
第二天降租金吸引房客,将房产证复印件上产权人信息修图伪造为自己掌握的真实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以做凭证,顺利骗取全年租金。
两天之内,一套房产就从房东手中无缝衔接至下一任房客手中,近二十万款项流转,既未引起客户疑心,也未给自己造成房源积压负担,陈某的专业程度由此可鉴。
经查,在 2017 年底至 2018 年 11 月期间,陈某采用同一手段操控房产数量达八套,被害人有公司、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其手中的资金漏洞在恶性循环中越来越大。至案发时涉案金额已累计达人民币 50 余万元。
2019 年 1 月初,陈某干脆关掉手机,不再按约向房东支付租金,也不顾房客是否能再继续履行合同,携款逃离了深圳。8 月,陈某被抓获归案。据陈某归案后供述,涉案款项大部分被他做生意亏空了,小部分被他个人花费了,还有一部分作为押金给了业主。
近日,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审查,最终认定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巨大,依法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陈某罪名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 4 年,并处罚金。
办案检察官表示,深圳是个房地产市场租销两旺的一线城市,许多人通过房地产业及相关衍生产业发家致富。但无论利益多么诱人,在未获取房东授权的情况下,私自 “ 二房东 ” 吃差价的行为不但违反行业规定,也会有触犯法律的风险。
该案中被害人有少部分是通过网络房产租赁平台找到被告人,大部分则是通过保安或朋友的口口相传找到被告人。明明是一名颇具口碑的中介,却转而成为了一名诈骗分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也提醒广大房客以本案为鉴,在租房时寻找合法合规的平台机构,即使不幸中招,诈骗分子逃逸,除了报警之外,也可以及时向相关的平台机构申请赔偿,进行维权。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黄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