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观察样本海水中的棕囊藻。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工作人员在观察样本海水中的棕囊藻。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深圳晚报讯 (记者 徐娅 实习生 邹竞一) 1月26日10时30分,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团队和暨南大学海洋研究人员拎着大小不一的采样瓶,从南澳办事处斜吓社区码头迅速踏上一艘渔船,驶向监测目标海域。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采集近日深圳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出现的棕囊藻、夜光藻和血红哈卡藻赤潮样本。这是时隔15年深圳再次出现的大规模棕囊藻赤潮,自这次赤潮爆发以来,这是他们连续第7天出海监测。

  1月18日,深圳大澳湾海底摄像头拍到附近海域出现球状棕囊藻,短短5天内,摄像头已经完全被棕囊藻覆盖,预示将出现大规模赤潮。发现异常情况后,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样调查。经现场观测,大澳湾-南澳附近海域海水中有浅黄色2~10毫米的胶状球体漂浮,覆盖约0.2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海面未见鱼类死亡现象。工作人员很快判定,这片海域爆发了棕囊藻赤潮。同时,在大亚湾近岸海域也发现了赤潮,23日,大亚湾杨梅坑-鹿嘴附近海域夜光藻和血红哈卡藻引起的赤潮达到高峰,面积约6平方千米。

  26日上午,工作人员分别前往大澳湾、月半湾、金沙湾和鱼排养殖海域等多个监测点进行水质观察和样本采集。“上一次深圳出现这样大规模的棕囊藻赤潮,还是在15年前。”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工作人员翟晓辉观察着海水说,取样器采集到肉眼可见的棕囊藻是一种赤潮藻类,形状为2~12毫米的胶质球,如果它的“囊”破了,“尸体”会变成絮状物漂浮在海水中,破坏海洋水质。

  翟晓辉告诉记者:“棕囊藻是一种有溶血性毒素的浮游藻类,主要会对近海养殖业造成危害。如果食用这些被这种藻类污染的鱼类、贝类,很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针对此次大规模赤潮,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将联合暨南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继续跟踪监测,并尝试通过新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最大程度保障深圳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而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会带来鱼类死亡、水质污染等问题。其成因普遍认为是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