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上人头攒动。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CES上人头攒动。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由深圳企业制作的机器人在CES上展示。由深圳企业制作的机器人在CES上展示。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实习生 马侨仪

  今年是刘大可第6次参加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了,刘大可是深圳宽洋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对于他来说,参展本应是轻车熟路。

  然而,在参展的第一天,现场汹涌的人流还是让刘大可有点措手不及。他从未在CES上见到这么多参展商,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参展商。

  刘大可的感觉是敏锐的。1月9日至12日,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这个素有科技界风向标之称的展览吸引了来自全球近4500家企业,中国参展商有1000多家,其中深圳企业就有近700家,占据全球参展商总数的1/7。

  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深圳企业也开始展现出与过去不一样的姿态。几年前,深圳大多数企业仍以“加工厂”的形式在展会上拉订单。而今年,他们展现更多的是创新产品,并寻求国际合作。华为、中兴、一电科技、柔宇科技等来自深圳的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在CES上获得诸多关注。

  从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到2005年变成全球最大的年度电子展览,CES不断探索演变,现今已成为全球各大科技企业争相奔赴的“宝地”。作为后起之星的深圳参展商,正在这个世界性的舞台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他们的崛起。

  参展接触外商

  在2004年前,许多从事电子产业的深圳企业从未听过CES。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千禧之年,深圳的电子产业不断发展,到2003年,深圳已拥有6000多家电子企业。这些企业时常能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工厂里的机器每天轰隆隆地运转着,为外商加工产品。长年累月下来,他们对国外的产品、工艺、加工程序了然于胸,然而大部分的企业却从未与这些产品的真正下单人——外商打过交道。

  据深圳市新时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文佳回忆,彼时深圳虽有许多企业在为外商加工产品,但都是与国企外贸公司打交道。

  由于企业需取得外贸经营权才能从事对外进出口贸易,而在当时,由于取得外贸经营权的门槛高,许多民营企业无法获得,只好求助于拥有外贸经营权的国企。通常国企会与外商合作,他们取得订单后,再将需要加工的部分交予民营企业。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2004年7月,我国对《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订,将外贸经营权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取消了外贸经营权的门槛限制,并将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扩大到个人。

  此次修订让许多人有了从事对外进出口贸易的机会,要进行对外贸易,首先得接触外商,了解外商的需求,建立联系并展现公司实力,实现这些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参加国外的展会。

  彼时的CES抓住了消费电子产品发展的风向,逐渐成为科技界较为认可的全球性展会,一些深圳外贸企业开始听说CES,他们渴望去参展以便开拓国际市场。然而,当时的CES并未在中国流行,怎么申请、怎么去参展等问题都成了深圳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范文佳很快发现了这一商机。2001年,他成立了深圳市时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最初是做国内的展会,而在2006年,他突然发现深圳做外贸的公司日益增多。许多公司想去国外参展却苦于不知从何下手,他随即调整了公司方向,开始专注于做国外的展会,帮助客户到国外参展。

  刚开始的第一年,深圳参展企业很少,范文佳公司只有了几十个客户。但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展。随着中国的参展商逐年增多,CES开始注重中国市场。为了让中国参展商能更高效地参加CES,CES在中国定下了13家官方代理,由他们来帮助中国的参展商做前期准备。范文佳的公司则是其中一家。

  不知不觉间,12年过去了,范文佳见证了不少企业从2006年就开始参展,到如今已经上市。

  登陆国际舞台

  2009年,刘大可第一次参加CES。

  刘大可的公司成立之初业务以加工音响设备为主,客户大多为国内企业。在运营9年后,刘大可意识到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他想开拓国外市场。2009年,在一次与同行的聊天中,刘大可无意间听说了CES。

  摆在他面前的CES是机遇还是陷阱?刘大可不确定,2009年,他谨慎地以观展商的身份去参展。

  CES比刘大可想象中的要大,偌大的展馆里摆满了或大或小的展位。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随处可见拖着大箱子的买家,他们仔仔细细地看各个参展商的信息,生怕错过了良机。

  “这个展会充满了商业机会。”刘大可当即就在心里定下了2010年的参展计划。

  等真正参展的时候,刘大可才发现内心的煎熬。整整4天,他都坐在展位里,翘首企盼有客户过来。对他来说,CES就是他开拓客户、拉取订单的地方。展会上,刘大可能认识20多个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客户鲜少会在现场下订单,通常展会后彼此还会进行深入沟通,最终,达成合作的客户大约能有10个。

  刘大可的公司不是个案。早期去参展的大多数深圳企业都是以销售为目的,他们极少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在展会上找到新的客户,拿到加工订单。

  然而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多久。2011年前,深圳企业在CES上都能获得许多订单,但2011年之后,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订单数量开始减少。

  同时,随着全球的联系不断加强,过去外商只能通过邮件报价的时代逐渐过去,许多外商飞来深圳进行比价。竞争越大,企业就不得不压低利润“抢”订单。一些企业撑不下去,倒闭了,有些则转型做自己的品牌。

  这样的淘汰在参展商的更替中显现得淋漓极致。据范文佳回忆,在新时代带领的参展企业中,每年都会有20%~30%的新面孔,这意味着同等比例的公司被淘汰或转型了。

  刘大可也从加工企业转型,开始做起自有品牌。为了与大公司竞争,他不断在包装上寻求创新。

  2018年,刘大可第一次带着公司自有品牌参加CES,他发现,深圳像他这样转型的企业占了一大半。比起过去,现在的CES更像是公司集聚交流的展会,这些企业把CES看作是展示的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再拼命拉订单,他们更在意的,是增加自身产品曝光率,找分销商把产品远销海外。

  好展位难求

  为了参加2018年的CES,劳拉(Laurent)从深圳出发,足足转了4次机,中间还在日本停留了一晚上,才抵达拉斯维加斯。

  谈及此事时劳拉十分“崩溃”。劳拉是在深圳市云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的法国人,此次代表公司去参展。由于开展前几个星期才订机票,直飞的机票早已卖光,无奈之下,他不得不选择这趟航班。

  除了订机票,订酒店和订展位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由于公司参展的议程提得较晚,劳拉去年7月份才在网上报名、申请展位,展馆内靠门口和中间的展位都已经被其他人订了,最后,公司只申请到一个位置较偏的展位,客流量比其他展位少了许多。

  “CES的展位真是太紧张了,稍晚一点就订不到好的展位。”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海外销售总监李婧淑对此也深有感触。2018年是他们第二次参加CES,汲取了去年经验的他们,在2017年参加展会时就订好了来年的展位。今年,他们的展位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人流量也增加了不少。

  除了抢到好的展位,必要的曝光也至关重要。大多数建立自有品牌的深圳参展商不再像过去一般守着摊位等待买家,而是借助展会这个平台,主动去找国外媒体报道,以期在国外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让客户主动找上门。

  为了在国外市场宣传公司的新产品Oclean智能牙刷,劳拉特地在参展前联系了十几家外国媒体,邀请他们来展位前参观和报道。

  对于大多数深圳企业来说,平时在国内难以接触外国媒体,而CES则提供给他们一次绝佳的机会。

  而刘大可则不如劳拉熟悉国外的媒体,为此,他专门找了美国当地一家公关公司,让他们帮忙找了十几家媒体对公司产品进行报道宣传。

  一场展会下来,刘大可花了十几万元,但他却认为很值得。每次来CES,刘大可都能和一些平时难以碰面的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见面沟通。今年,他还与亚马逊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吃饭,并商谈合作事宜。

  专利意识待加强

  “已经不知道第几次听到外国友人称赞深圳产品了。”李婧淑回忆道。

  每次李婧淑在展会上和各国客户介绍自己是深圳企业,问对方是否去过深圳时,对方都会回答:“当然去过,做消费电子行业的,一般都去过深圳。”在外国友人眼中,深圳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堪称海外买家的“天堂”。

  在CES上,“深圳产品”因其性价比高而被越传越远,感兴趣的买家和合作商也逐渐增多。据李婧淑透露,其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有70余项专利,还拥有国内最领先的步态算法,价格也比日韩企业便宜二分之一,所以国外买家都愿意和他们合作。

  近年来,凭借深厚的产业优势,深圳中小型创业公司尤其是科技类的企业遍地开花。这些科技类企业更注重自主创新能力与速度。

  李婧淑明显感觉到,在CES上,中国的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创新速度也较海外更快,来自全球各地的目光都聚向中国深圳。

  柔宇科技CEO刘自鸿在今年的CES上就对媒体表示,3年前他第一次来CES时,还没有太多外国用户了解柔宇科技,心里有些失落。但现在柔宇科技不但收获大量关注,高清移动影院Royole Moon还在今年获得了CES创新大奖。

  然而,伴随着不断崛起的“深圳创造”,问题也随之浮现。

  从事国际展览相关业务十余年的范文佳说,深圳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专利意识。

  除了CES,世界上还有许多著名的展会,如德国汉诺威电子展、德国柏林国际消费展会等。欧洲对专利权较为注重,通常会对参展的每个企业进行侵权排查。之前一些去德国参展的企业就曾因为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权,而在开展的第一天被封展。

  CES中国负责人李伟也对媒体表示,中国企业虽在崛起,参展企业众多,但在质量上还有追赶国际前沿的空间。在芯片、新显示材料和技术等方面仍缺乏核心技术。

  事实上,以CES为代表的国际展会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它们更像是一面镜子,将深圳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清楚地照了出来。同时,这面镜子也在提醒着深圳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道路上,还需不断地创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CES上,“深圳产品”因其性价比高而被越传越远,感兴趣的买家和合作商也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