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董玉含)近日,路过莲花山公园的市民会发现,靠近公园一侧的红荔路悄悄发生了变化。人行道变得更加宽敞,绿道连接更加顺畅,更明显的是,非机动车道似乎与大马路处于同一水平线,骑行单车等可无缝接驳。不少市民认为改造后的红荔路更利于市民骑行,但也有市民质疑这样的设置是否足够安全?
深晚记者就此采访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福田管理局,经过改造后的红荔路莲花山公园段慢行系统2.0已于近日施工完毕上线,包括重新铺设人行道、全线增设连续且独立的自行车道、提升渠化岛岛头高度等。虽然红荔路改造仍处于深圳慢行系统交通的试点探索阶段,但其或将成为全市首条慢行示范道路。
路口设置无障碍坡道
铺设自行车道 道路更开放
从莲花山公园走下来,即发现靠近公园的红荔路变得宽阔了不少,并标识了明确的绿道和人行道,不少市民骑着单车从路面经过。
红荔路是贯穿福田东西的主干道与公交主走廊,也是重要的景观大道,全线运营时间已超15年。其中,莲花山公园段(西起新洲路,东至彩田路,全长约1.8千米)紧邻“城市会客厅”,虽经过多次道路局部改善及养护,但红荔路仍存在部分病害顽固难除、街道活力不足、既有设施建设水平难以与深圳打造国际化城市的要求相适宜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去年底,福田管理局开展红荔路交通与空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优先对慢行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目前莲花山公园段已全面完工。改造提升后的红荔路慢行系统2.0将混凝土路缘石更换为黄锈石花岗岩路缘石,改造雨水篦子、增设平缘石,打造统一界面。
尤为关键的是,使用大尺寸荔枝面黄锈石重新铺装了人行道,全线增设连续、独立的自行车道。自行车道的铺装结合绿化带空间,莲花山公园段全线增设2米宽透水混凝土铺装自行车道,保证独立、连续的自行车路权空间,增加行人安全性。
不少市民为改造后的道路点赞,认为开放的道路更有利于骑行者。也有市民表示疑问,红荔路的人行道和安全岛与行车道没有高度差是为何?
福田管理局告诉深晚记者,根据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对无障碍设施要求,红荔路全线均有设计路牙,在路口位置有过街需求的地方,采用全宽式单面坡坡道的处理方式,即全路口无障碍的坡道形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方式,拓宽了行人通行的宽度,增加了人行过街的通行效率,减少行人的驻足时间,有效提高了人行过街的安全性。
提升渠化岛
过街安全性增强
因为路牙高度差的减少,带来了渠化岛(俗称“安全岛”)的同步降低,不禁有市民疑问,此举是否能保障行人的安全?
福田管理局表示,改造后的红荔路仅在路口及有人行通行需求的地方采用无障碍过街的通行方式,在一般车行段均有设置高于车行道15厘米的道牙,符合且未有改变深圳的道路设计规范。
针对行人过街的安全性,福田管理局表示,根据最新要求,着重提高渠化岛的安全性。其中,岛头整体高度增加至45厘米,单个岛头重约2吨,提升了渠化岛整体的安全性。另外,设置增强式分隔柱。分隔柱直径168毫米、高1200毫米,材质为实心304不锈钢,单根重量达到0.21吨,按照埋深600毫米、外露600毫米的标准进行设置。
市民陈先生则认为:“红荔路虽然在等候区的路面更加平行,但是迎着车流的区域设置了40余厘米的防撞石墩,比以往的‘安全岛’更加安全,让深圳的道路更多了一分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的味道。”
打造全市慢行系统道路
推进“三网融合”
改造后的红荔路方便了市民的骑行,家住福田的叶先生就表示,无缝接驳的道路更顺畅更舒心了。近年来,深圳一直着力打造“三网融合”慢行系统,逐步构建全市慢行系统交通网络。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福田管理局向记者表示,红荔路的改造仍属于深圳慢行系统交通的试点探索阶段,改造后的红荔路更具深圳特色,希望能成为全市首条慢行系统示范道路,未来深圳的道路改造是否都按照这种方式出现,要根据广大市民的使用需求、适应程度,以及道路本身的规划与实际条件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