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省水道图》(大约绘于1815年,图纵151厘米,横277厘米)▲《广东通省水道图》(大约绘于1815年,图纵151厘米,横277厘米)
▲《广东通省水道图》(局部图),在大鹏所城的南边绘出了深圳墩台,并标注“深圳汛”。这差不多是在古代地图上能见到最早的“深圳”标注。▲《广东通省水道图》(局部图),在大鹏所城的南边绘出了深圳墩台,并标注“深圳汛”。这差不多是在古代地图上能见到最早的“深圳”标注。

  梁二平

  深圳这个地名,有点历史,但何时被标注在地图上,就很难确定。

  三国时期,公元229年左右,先有了东莞郡,所辖含今天的深圳。公元280年,吴国灭亡,东莞郡撤废。此后,深圳一带主要署博罗县。公元331年,东晋朝廷在这里建县,名为宝安。公元757年,唐朝廷将宝安县改为东莞县(一说,因南头曾设管盐的东官,而有东莞之名;另一说,因境内盛产一种水草叫莞草而得名)。

  汉唐的全国地图都没能传世,我们只能在宋代的《禹跡图》上寻找东莞的影子,遗憾的是只能找到“罗”,没有“莞”。不仅宋代地图上找不到“莞”,后几朝的地图上也找不着它的影子。

  1573年是明朝的万历元年,因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为方便税收,分割了东莞县,设置一个新县——新安县,建县治于南头。当时的新安县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以前,我讲过清雍正朝初期绘制的《新安县图》,此图中央绘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广州左卫千户崔皓在原古城旧址上修建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南头城,万历年设立新安县,直接承继了这座古城为县治所在。此城处江海交通要冲,为海防军事重镇。此图还在“大鹏岭”下,绘有“大鹏所”。这个大鹏所城,也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

  大鹏所是明清两代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曾有武略将军刘钟、徐勋,有赖氏“三代五将”,有刘氏“父子将军”等十几个将军。大鹏所城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古城门、古民居、古街道,有气势宏伟的将军府第,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深圳别名“鹏城”,即源于此。

  不过,明初地图上有“大鹏所”,还没有“深圳”。据载,一直到明永乐八年(1410年)“深圳”之名才见于史籍。当时,深圳只是一个小村庄。“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此村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但作为一个小的行政建制,深圳是由“深圳汛”开始的,而汛是由边防卫所制而来。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千御守户城”,所下有墩台,在沿海也称汛地。从《明史》记载看,“汛地”最早也最明确的记载是在福建五水寨辖区内所划分的汛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巡抚谭纶上琉说:“五寨守扼外洋,法甚周悉,宜得复旧……寨设把总,分汛地。”

  明之汛地相对较少,主要设于边塞要地,用于防外敌。清代设汛,主要目的是治内。全国大部分地区派驻绿营兵(由汉兵编成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大部分绿营兵分置于汛塘。汛塘绿营兵主要是稽查往来行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交通,并严察海舶出入,禁渔船私载米粮、军器。

  据现存最早的清康熙七年(1688)靳文谟纂修的《新安县志》载:康熙七年,新安县建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二十一座墩台。这些边陲哨所,逐渐成人口集中的墟(集市),此县志中第一次出现了“深圳墟”的记载。深圳墟在今天的深圳老东门。不过,墟是个集市,还算不上,论建制还是墩台,汛地。据嘉庆年《新安县志》载:深圳汛有把总一员。道光年间的《广东通志》载,深圳汛有防兵十六名,把总,外委(清代的额外低级武官,有外委千总、外委把总、额外外委,职位与千总,把总相同,但薪俸较低)各一名,拨兵三十名。

  清廷“筑墩台,设汛巡守”,是国防举措,通常也绘制到海防图册中。不过,在存世不多的古地图中,我能找到最早的绘有“深圳汛”的地图,是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广东通省水道图》。此图没有标注绘制时间,据收藏机构推测,大约绘于1817年。这是一幅手绘地图,图纵151厘米,横277厘米,算是一幅巨形省图了。

  《广东通省水道图》描绘的是广东全省的水道图景,特别是通江达海的水道。在此图描绘的大鹏所城南边,画有一个墩台,清楚标注了“深圳汛”。虽然,这离清初设深圳墩台已过了百年,但这差不多也是目前在古代地图上,所能见到最早的“深圳”标注了。

  顺便说一句,1914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设在南头(今南山区)。宝安县的“深圳镇”设立于1931年。1979年宝安县改为市,县(市)政府由南头迁往深圳镇,以政府驻地“深圳”为名,“深圳市”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