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还是不婚?众多因素左右个人婚育选择
面对逐年下降的结婚人数,多位专家表示,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应多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空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石智雷认为,地区经济条件越好,对单身和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越宽容,“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越多元化。不结婚、单身或者离婚,都是个人选择。”
陆杰华认为,“80后”“90后”跟此前的人明显不同。“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增长,互联网提高信息化水平,更多年轻人看到了外面社会的变化,了解到世界的发展。对他们而言,结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经历,而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他认为对于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改变,人们应当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婚等给予更多宽容。
然而,相比5年前,结婚人数下降126.5万,这一变化仍值得政府层面关注。陆杰华说,在我国,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常见的未婚生育和事实婚姻等,在我国尚未得到承认。因此,结婚率降低会影响生育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最终影响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较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凸显我国老龄化加速的现状。结婚率和出生率的走低势必进一步加深老龄化社会的问题。
专家建议,针对二者的紧密联系,国家应当重视该问题,认真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比如,可以适当延长婚假、产假,倡导人们平衡家庭和工作,从而促进结婚生育。此外,政府也应推出家庭友好的公共政策,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纳税的财政政策,降低家庭的税务负担;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优秀青年,但是高昂的房价让很多人难以在年轻时开始独立的家庭生活,因此稳定房价、为大家庭提供廉租房等措施将能缓解部分压力。
结婚或让夫妻经历五大性格变化
新闻延伸
对于婚姻,每个人看法不尽相同。美国佐治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结婚可能让新婚夫妇经历五大性格变化。
心理学家贾斯廷·拉夫纳带领的研究团队招募169对异性恋年轻夫妇,让他们在婚后18个月内分三个时间点报告自己的性格,以评估他们的五大性格特质。研究人员发现,刨除研究对象的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以及婚前交往时间和生活状态等因素,在婚后第一年,夫妻通常会经历五大性格变化,包括丈夫和妻子都变得不如先前和蔼可亲、妻子不如婚前那么开朗、丈夫不如婚前那么外向、妻子不像先前那么神经质、丈夫变得越来越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