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6日,主题为“质量·变革·共享”的中国质量(深圳)大会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

  多位国际组织、国际质量相关组织负责人,业内专家和跨国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走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中国质量(深圳)大会会场(组图)中国质量(深圳)大会会场(组图)

  深圳:把“质量”大写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

  中国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先后在北京和上海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质量大会。这次在深圳是第三届。以国家的名义召开全国性的质量大会,至少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向世人宣示态度和决心,表明中国人有决心有能力实现质量变革,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作具体工作部署和推动。

  其实中国人骨子里就追求高质量,无论是中国古代畅销的瓷器丝绸,还是现在的一些企业,技术都很过硬很扎实。今天需要做的,就是基于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到底,让市场竞争环境风清气正,需要政府改革与服务两手都要硬,协同企业和全社会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

  选择在深圳召开第三届中国质量大会时机、背景、诉求都有深意

  从时机来看,恰逢深圳被中央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使命。某种意义上,国家希望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量范本”,是面向世界能够经得起细节挑剔的“精品展示”。在深圳举办中国质量大会,凸显国家、省等各层面对深圳高质量发展的肯定,对建设“先行示范区”工作的重视。

  从背景上看,深圳堪称我国地方层面倡导质量发展理念的先行地之一。从2010年首次提出“深圳质量”发展理念,到2017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再到最近三年,市委市政府连续提出“城市质量提升年”,看得出深圳紧抓质量不放松、久久为功的发展执着与定力。

  站在新起点,质量发展更有新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如今许多领域的中国制造都要跟世界顶级企业正面“PK”。很多人都把质量误以为是追求极致,不惜成本,那是工匠精神。更具现实主义的中国质量,就不仅要靠精神,更要依托技术、流程和市场环境等综合要素的比拼。

  新时代,质量出现新特征。传统理解的质量竞争,往往是看企业生产流程的控制水平,经常叫“品控”。而现代的质量竞争已经上下延伸至整个产业链,叫“供应链”质量。比如苹果、华为等手机品牌,奶粉企业的奶源地等,都是从“从无到有”的宽度和高度来抓质量建设。这些都是部分深圳企业摸爬滚打出来的新经验。

  国家和城市发展也要求质量。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味着对一座城市最高的发展质量要求,体现在“五个率先”上,就是: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其实这就是人们都接受并向往的质量型生产生活状态。

  质量,已经被大写在中国、广东、深圳的发展道路上。

  国际大咖如何看“深圳质量”?

  作为质量领域的国际盛会,第三届中国质量(深圳)大会汇聚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与行业人士。日前,深圳媒体对部分与会嘉宾进行了采访,在他们眼中,“深圳质量”是什么概念?又对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提出了哪些建议?

  (审核:刘雅琼)

  (责任编辑: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