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肿瘤医院
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改革攻坚,趟出一条适合公立大医院现代化发展的路子
改进服务,不断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新模式
——2017年3月18日,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对医院提出“四点寄望”
2017年3月18日,时任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亲自来到深圳,与广东省、深圳市领导一起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揭牌。马晓伟主任在当天致辞时对这所新医院的发展提出“四点寄望”,代表了国家层面对此次京深医疗卫生合作有着特别的期待,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探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3年来,肿瘤防治“国家队”贡献了一所包括外科、放疗、内科等治疗手段齐全,医教研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开放床位近千张,使用率超八成,且40%是市外医保患者;去年荣获复旦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区医院肿瘤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创下“最年轻”上榜医院记录,体现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无论是在建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还是筹建中的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大项目,都昭示着她远远超出了一所肿瘤专科医院的发展范畴。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3年建成一所兼具“深圳速度”、“深圳质量”的肿瘤专科医院,不仅是对马晓伟主任“四点寄望”的最好答案,更是开创了中国公立医院之间合作新模式,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贡献了新智慧、新方案和新力量。
国家级医疗资源成功落地的 “三大基石”
这是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合作!
有着60多年历史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在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代表着国内外先进水平,更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而深圳作为一个具有2000万人口的一线城市,80%以上的肿瘤患者都要外出看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短板必须弥补。双方的合作被赋予了“发挥国家级医疗资源辐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有益探索,是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医疗卫生有序疏解,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的具体体现”等使命。
“3年,有幸不辱使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绿化院长总结说,成功的三大基石在于双方领导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坚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一院两区”的战略选择。在赫捷院士领导下,开创性地提出“一院两区”的发展策略,即北京、深圳两个院区全面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顶尖肿瘤专科医疗资源,北京、深圳两地协同发展。以京深“同质化”医疗为抓手,通过北京专家轮转、深圳医护到总院深造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和学科带动,“肿瘤防治‘国家队’已经在深圳,看大病不必再跑北上广”的新就医理念逐渐为市民广泛接受,截至2019年底,医院已经出现“一床难求”的状况。
深圳市委市政府强力支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建设得到了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的高度重视,刘庆生常务副市长也经常就医院发展给予指导支持,分管健康卫生领域的吴以环副市长与医院领导几乎是“热线联系”,经常带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医院建设迈入快车道。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龙岗区等相关部门更是寓管理于服务,为医院发展扫清各种路障。
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以赫捷书记、王绿化院长为首的高效领导是强大执行力的来源,赫捷书记平均一个月来一次深圳指导工作,王绿化院长则全程驻扎深圳靠前指挥。与一般医院合作“挂牌指导”为主的模式不同,深圳医院几乎在短期内“复制”了有60年历史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除了近50位北京常驻专家外,以中国肿瘤界极具影响力的内科专家徐兵河、外科专家徐震纲为代表,包括各科室主任在内的正、副高专家们无缝衔接的轮转制,不仅迅速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是一次次“协和技术”和“协和文化”的移植,让年轻的队伍迅速得到锤炼,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肿瘤医院
为“病有良医”拿出“深圳方案”
3年前,当赫捷书记、王绿化院长带领第一批北京专家来到深圳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将一所综合医院改造成专科医院,医技楼还是半毛坯状态。他们没想到来这里的第一任务不是开科看病,而是从“设计师”和“工头”干起。
王绿化院长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委,名副其实的全国肿瘤放射治疗“一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却只能“看病”不能“治病”,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的一砖一瓦都在他亲自监督下完成,直到2018年8月8日开科服务患者。
没有“拎包入住”,只有“白手起家”。在肿瘤防治“国家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深圳医院不仅迎来超速发展,更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蓝图转换为现实,为深圳及周边地区百姓实现“病有良医”拿出解决方案。
家门口看大病,不用奔波北上广。“一个肿瘤患者,一两个家属陪同到外地看病,不仅是人的辛苦奔波,影响家属的工作,而且给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是很重的。”王绿化院长经常拿这样的例子,勉励医护人员做好诊疗就是为群众减负。
截至2019年年底,医院已开放床位894张,超额完成合作协议开放800张住院床位的目标;2019年共诊疗门急诊患者73552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9071人次。住院患者涵盖除澳门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1例外籍患者。据统计,住院医保患者中深圳市医保患者占比60%,市外医保患者占比40%。
医院正式运营至今,开放病区由11个增长至21个,增长90%;年手术台数由871台增加至4504台,增长417%,累计手术量达7968台;病床使用率大幅提高,由52.3%增长到84.1%。以胸外科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市,乃至华南地区首例的高难度外科手术完成,为医院赢得广泛声誉。医技科室业务量攀升,年检查例数均实现翻倍增长。
“四管齐下”构筑高水平人才团队。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医院目前常驻北京专家近50人,轮转专家超过100人次,同时通过引进、培养等四种方式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全院员工从2017年不到500人,到现在达到近1000人;取得高级职称人数96人,中级职称人数241人,目前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20人,博士学历67人。
“五个中心”对标国内外最先进水平。2019年12月28日,陈如桂市长、赫捷院士、刘庆生常务副市长、吴以环副市长等领导共同为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项目奠基,四年建成最先进、最完善、最规范、最标准的世界一流质子肿瘤治疗中心,这将是深圳医疗卫生事业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标志。随着医院新增10台直线加速器的一期改扩建开工,加上以王绿化院长为首的全国一流放疗专家团队运营, 深圳在放射治疗领域将实现“换道超车”。
同时,医院正在筹建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医院通过国家药监局认定成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投入使用的中心实验室;医院作为首批深圳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单位,这一系列对标国内外最先进水平的建设项目落地,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此外,医院还是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已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