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零一学院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深圳市2022年第一期创新教育校长工作坊”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零一学院成功召开,共同探讨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中学的创新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本次活动以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十年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模式为基石,结合深圳零一学院在大学、中学融合教育方面的前沿探索案例,为各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基本思路,并开放性地对校间合作方式进行探讨。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辞。他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摆在教育面前亟需破解的问题。作为全国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深圳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深圳市市委市政府邀请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班”)团队领衔,创办了深圳零一学院。对此,他表示:“零一学院打通了中学、大学与企业、社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贯通式培养,充当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先锋。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深圳将运用零一学院这种创新模式,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对于本期活动,他谈到,这是深圳市举办的第一期创新教育校长培训工作坊,以后还将延续这种活动机制,让更多校长和有共同使命的同仁们,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为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路径贡献集体智慧,为国家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交出“深圳答卷”。
随后,中科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人、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郑泉水作《顶尖创新人才发展全新机制探索》主题演讲,并在提问环节与现场参会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郑泉水在报告中表示,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顶尖创新人才(“01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在01生态中多年努力攻克01问题,不断冒尖成长起来的,是开放、坚毅、有强大内驱力的“X型”人才。他们区别于多受外部要求驱动而欠缺主动积极性,只会“纸上谈兵”,因害怕失败而保守、不敢且不能挑战未知的实际问题的“A型”学生。不断强化“A型”的传统教育模式,必将很快被全社会所抛弃。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帮助“X型”人才成长,基于“钱班”模式的深圳零一学院借助数智技术,致力于把全国乃至未来分布在全球的创新高潜学生和面向未来、面向前沿产业的挑战性问题,以及全球顶尖导师汇聚在一起,形成追求“从0到1”创新生态、产生“学生—问题—导师”聚变效应的新型平台。
报告最后,郑泉水向在座嘉宾表示:“零一学院的开放贯通陪长模式是未来构建大规模个性化教育范式的可行路径。我们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高校、中学联手,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随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科技办公室主任谭洪政、原北京十一学校智造中心主任范博昭作《创新教育在中学中的探索》主题演讲。
谭洪政介绍了清华附中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而建立的由以终为始的顶层设计、实验平台支撑、面向真实情景的项目式课程体系、高影响力的活动课程等所构成的“T”字型人才培养模式。

范博昭也从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资源利用、教师团队培养、外部资源协作四个方面分享了北京十一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下午,深圳零一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副教授徐芦平作《开放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主题演讲。
徐芦平从点燃学生、激发学生,到陪伴学生成长方面,对零一学院的现有教育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钱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实现了将构建已知、教-学轴线、以教师为中心、培养‘A型’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转换为探索未知、问题-研究轴线、以学生为中心、培养‘X型’人才的零一教育模式。
他表示:“针对如何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实现开放性、长周期、持续冒尖陪长模式的问题,零一学院构建了以‘激发-赋能-联接’为核心的零一预科培养体系,希望深圳本地中学共同参与、通过导学课、创新营、过程性五维评价、开放实验室、师资培训等方式,共创共建零一学院中学合作生态。”

随后,深圳零一学院开放智慧实验室主任姜海洋、战略规划与资源部王民盛以及招生组吴杰奇分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开放智慧实验室、零一学院师生体验营、创新师资进阶营活动及零一学院2022暑期学校的概况。
来自深圳中学的王若男、人大附中的梁恒睿两位同学,也作为深圳零一学院预科生代表亮相本次活动,各自分享了在零一暑校的科研探索之旅以及自己的收获、感想。他们表示,经历零一暑校后,自己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对科研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随后,会上发布了“创新教育校长工作坊任务”,与会嘉宾针对创新教育在中学校园的多个实践问题展开了分组讨论,并将讨论成果与大家分享。

深圳市教科院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副主任毋丹丹作为小组代表分享了致力于培养学生“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的创客教育体系及其建构思路,她表示今天的活动让她深受启发,并从课程体系建设、环境资源建设、创新师资培养、外部资源协作四个方面初步提出了“深圳市中小学四维进阶的创新教育生态”。
随后,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创客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周茂华针对中学如何与零一学院合作的问题进行了补充,他表示,在中学阶段进行导师匹配,零一学院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建立导师资源库,或在校内合作建立零一基地,促进拔尖人才培养在中学的落地。
明德双语学校执行校长程蓓婷分享了学校在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务处副主任周勇也对零一学院如何支持各中学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开展创新师资培训、推行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发表了小组观点,引发了在场嘉宾的热烈讨论。
听完各组分享后,深圳零一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白峰杉表示,深圳是个自带创新基因的地方,在这里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否抓住创新教育的机会,其本质是我们能否抓住信息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趋势。零一学院想在这个方向进行尝试,希望能与肩负共同使命的同仁们一同探索。

在活动最后的总结环节,与会专家们纷纷发表了对此次活动的感想。郑泉水表示对零一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充满信心,欢迎大家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案例与项目。

深圳市教科院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主任黄爱华表示:“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深度,而且有院士、专家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交流,带大家深入了解了零一模式和零一学院。接下来我们会与零一学院共同开展更加紧密的活动与合作,希望能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到学校教育中。”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