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有一种服装叫 “ 唐装 ”,但却不知道有一种鱼叫 “ 唐鱼 ”。近日,深晚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去年 8 月,深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近期,根据初步的监测结果,深圳河流水生态系统从西到东整体逐渐变好,水生生物多样性也随之提升。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在大鹏湾流域发现了曾被宣告野外灭绝的唐鱼和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异鱲,引起了市民关注。
唐鱼、异鱲这些听起来颇为陌生的鱼类是什么样的种群?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应该如何保护?4 月 26 日,深晚记者采访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向读者揭秘。
唐鱼尚有野生种群存在
2019 年 8 月下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在大鹏流域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时发现,有与众不同的水生物。近期,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发现唐鱼 17 尾,异鱲 65 尾(数据暂定)。出于对这一物种的保护,暂不透露上述种群的具体位置。
市生态环境局向深晚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唐鱼体细小,长而侧扁,腹部银白,沿体侧中部有 1 条金黄色或银蓝色纵行条斑,条斑有数道深棕色线纹。尾柄基部有 1 个红色圆斑。背鳍基部为红色,其他各鳍为黄绿色,边缘透明。
1932 年,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等首次在广州白云山发现了这种美丽小鱼。由于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很快流传至世界各地,成为观赏鱼。因来自中国,故此得名为唐鱼。
4 月 26 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党恩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1998 年,唐鱼曾被宣布野外灭绝。1998 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把唐鱼濒危等级列为绝迹。不过,目前,唐鱼并不属于灭绝物种。
顾党恩说,随着调查技术的进步和调查范围的扩大,2003 年以来,多个野生唐鱼种群陆续被发现。2003 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等在广州的山溪中发现了唐鱼野生种群;2014 年,暨南大学相关团队对广州从化森林溪流塘肚溪的唐鱼种群做了周年调查,发现在部分季节该种群的数量达 3800 尾以上。近年来,相关专家在海南和广西的多个溪流也发现,野生唐鱼有分布记录,这些调查结果证明了唐鱼目前并未灭绝,尚有野生种群存在。由于唐鱼对环境较敏感,目前,种群规模相对较小,属于国家Ⅱ野生保护动物的范畴。
曾经被宣告野外灭绝的唐鱼,如今在深圳再次被发现,有什么意义?顾党恩说,深圳在大鹏湾流域发现唐鱼,释放了一个好的信号,这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生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也意味着,深圳有适合唐鱼生存的栖息地,也有对鱼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濒危水生物的发现,可以说明,深圳水环境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随着水环境治理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深圳水生态系统状况正在恢复。
异鱲在广东大部分地区濒临灭绝
深晚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还在大鹏湾流域发现了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异鱲。
1998 年版本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显示,异鱲的濒危等级为易危,异鱲鱼体背呈灰褐色,生活在亚热带地区水流清澈的山溪中。因为对于梄息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种群数量不多,且仍在不断减少。
顾党恩介绍,异鱲主要分布在广东南部河流、福建南部水系和海南岛部分河流;广东则主要分布于东江水系山溪溪流。在靠近人类分布区的水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上对环境因子的要求较高,异鱲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已濒临灭绝甚至灭绝。
异鱲、唐鱼在深圳出现,究竟应该如何保护?顾党恩提到,唐鱼和异鱲属于亚热带溪流鱼类,喜欢清澈的溪流环境,对栖息环境要求高。深圳在大鹏湾流域发现唐鱼和异鱲种群,说明了大鹏湾流域尚存上述种群的栖息生境,应该加强保护。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对相关生境加强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和栖息地的破坏,适当条件下可以成立一些小型或微型的保护区,将这一成果保存下来,并作为典型研究区域,促进和指导深圳其他水生态环境和鱼类栖息地保护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