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洛夫。▲晚年洛夫。

  3月19日凌晨,著名诗人洛夫在台北病逝,享年91岁。没有霍金那样声闻于世界,也没有李敖的“狂名”在外,洛夫先生就是一位纯粹的诗人,他所有的名声就是诗名。很多人都知道洛夫是“诗魔”,而他却爱自喻为“漂木”,如今,这块永不知疲倦的“漂木”终于归去。

  他诗里有阅尽人间的澄明智慧

  洛夫,本名莫洛夫,1928年5月11日生于湖南衡阳,毕业于台北淡江大学英文系,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洛夫写诗、译诗、评诗、编诗逾半个世纪,著作等身,影响深远,多次在中外诗坛引起轰动。1996年之后,洛夫移居加拿大温哥华专心写诗,其间经常回祖国大陆讲学,而深圳是他停留的重要站点。

  洛夫“诗魔”的称号,源于他1974年出版的代表作之一《魔歌》。古有诗圣、诗仙、诗鬼,独缺诗魔,自诗集《魔歌》之后,洛夫“诗魔”的称号便不胫而走。在洛夫看来,“魔”是一种投入,是对诗的一种迷恋;“魔”是一种定性,拒绝世俗名利的诱惑,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魔”也是一种创造,一种忘情无我之境。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中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人们说,乡愁有两种表达式,一种是余光中的《乡愁》,另一种就是洛夫的《边界望乡》。洛夫的诗是现代的,也是古典的。他改变了我们通常认为的现代诗和古典诗是截然分开的想法。洛夫先生的诗,不粘不滞,不显不露,却能把充满深情的东西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来。

  除了“诗魔”之外,洛夫更喜欢自己在诗歌中创造的独特意象“漂木”,这是洛夫在温哥华创作的3000行长诗,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有一次,著名画家黄永玉在洛夫长诗《漂木》学术研讨会上,用幽默而睿智的话语问洛夫:“你这块老木头疙瘩,今天漂了回来,明天又要漂离远去,你到底要漂到哪一天呢?”而洛夫却不知疲倦,80余岁时仍坚持创作,年事愈高,诗质愈纯,有着阅尽人间的澄明和智慧。

  对深圳感情颇深 曾计划在此定居

  洛夫与深圳有着很深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至1979年。当时,洛夫创作的《边界望乡》,写的就是站在粤港边界落马洲,第一次眺望深圳,他写下: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自1988年起,洛夫专程访问或路过深圳多达十余次。2002年11月,他参加在深圳举办的“诗人洛夫书艺展”,让深圳的诗友们直观地感受到洛夫诗书画的才艺双馨。2006年他在深圳举行3000行长诗《漂木》的新书发布签售会,有诗人、作家、记者200余人参加。2007年10月,深圳市作家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湘西凤凰联合举办了“长诗《漂木》国际学术研讨会”。当年11月,他第八次应邀来深圳参加由深圳报业集团举办的首届“诗歌人间”主题诗会。同月11日,他第二次来到深圳大学参加“大学谈诗”座谈会,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2012年读书月期间,《洛夫传奇——诗魔的诗与生活》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并在深首发,深晚记者有幸曾对洛夫进行专访。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深圳的朋友越来越多,对深圳的感情也越来越浓,以至于2011年,他和夫人甚至决定定居深圳。他说:“深圳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它的生命力是很多城市不及的。我年纪大了,一到深圳就感到整个人年轻了。”

  之后,洛夫也多次来过深圳。如2014年,洛夫出席在深圳举办的“洛夫诗歌创作70周年庆”。深圳海天出版社也先后出版洛夫的多部重要作品,如《知乎水月》《诗而有序——我的诗观与诗法》等,洛夫曾说:“我的感情故乡就在深圳。”

  作家南翔:纪念洛夫最好方式就是读他的诗

  因为对这座城市特殊的感情,洛夫便与很多深圳人有了密切的交集,著名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南翔便是其中一位。

  3月19日下午,南翔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与洛夫先生有过多次交往。2001年,南翔在深大师院中文系任教,曾请他给学生作讲座,并张罗洛夫先生在深大图书馆的书法展览,展览期间,洛夫先生知道南翔籍贯是安徽滁州,特地题写了一幅墨书淋漓的行书:题韦应物《滁州西涧》。这是南翔家里迄今为止,唯一的墙上张挂。

  之后,南翔在深圳大学、南山图书馆等地,多次主持过洛夫先生的讲座。尤有意味的是,因读了洛夫的诗歌《边界望乡》,那种关山阻隔、情浓于水的意象,给了南翔很大震动。他将此诗的意象及一些亲历构思形成了一个短篇小说《回乡》,原发于2016年7月的《作品》,很快为《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名刊全文转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学与文学之间的关联,如此奇妙地发生。

  南翔说,洛夫先生华发矍铄,笑容可掬的样子,仍历历在目。如今先生远行,悲恸于衷,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他的诗,愿天堂的“诗魔”,永葆童心,永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