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现场。岑宇斌/摄庙会现场。岑宇斌/摄

  四月,南风暖窗,万物齐吟。这是绵延数百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

  深圳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鸣锣开启。龙凤队、醒狮队、麒麟队、歌舞队等极具民俗特色的巡游队伍轮番献技,渗透着浓浓的西乡风情。庙内信民点燃香烛,虔诚地在神民前许愿叩拜。白发苍苍的阿婆俯身捋着手中彩条,抱孩童的妇女踮起脚尖在看表演,街道两旁的店铺吆喝声正欢,轮椅上的男子兴奋地鼓起掌来……新的一天在喜庆与热闹中到来。

  传统民俗不仅是一个特殊时间节点,也承载着一个地方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这一天,数百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带着对故土的依恋远道而来,与上万乡民一起听乡音、叙乡情。“记得住乡愁”,漂洋过海的思念,也是跨越时间不绝如缕的文化乡愁。

  然而,在流动时代,乡愁却是如此沉重。远离西乡多年,“团聚”正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最深沉的内心呼唤。一位刚刚学会上网的长者,在他的朋友圈写下消息:“‘三月三’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抹不去的记忆,常常想到家乡就自然想起了‘三月三’的影相。”一对年长的夫妇,带着孩子回来参加‘三月三’,为的是将来别人问起孩子们家乡是什么样时,他们可以给出一个好的答案。一位女子年轻时在西乡老街拍了一张照片,那时老街破旧,生活艰难,后来女子去了香港,几十年后的今天,她很想再到老街同样的位置拍张照片……工作忙、离家远、压力大,千里之外的他们也要面临这样的人生困境,而“三月三”提供的正是一条同频共振的情感纽带。

  香港长洲宝安同乡会会所老会长、现年92岁的卢志伟记忆中的“三月三”,是在空中盛开的炮花。每逢“三月三”,乡民们就会聚在西乡河的沙地上“抢炮”。当箭炮冲天,带有编号的炮花从天降落时,人们便如潮水般涌去争抢带有编号的炮花,之后到北帝庙“领炮”,即领到与炮花编号相同的双面玻璃镜抬回家供奉。到来年“三月三”,又把“炮”抬回北帝庙,即“还炮”。

  “这是小时候的‘三月三’,没有巡游,仪式不如今天隆重,但乡亲们寄托其中的情感和心愿没有变。”说这话时,卢志伟在儿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给北帝上香。庙内是青瓦白墙的庭院,庙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卢志伟家住香港长洲,祖辈皆是西乡人。6岁时他跟随家人来到香港,对西乡的记忆很多都从长辈口中得知。随着年岁增长,卢志伟对家乡的情感愈加浓郁,几十年过去,他仍坚持每年带着孩子回乡参加“三月三”,让故土的根深深扎进孩子心中。

  虽说近乡情更怯,但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崭新面貌,卢志伟难掩心中喜悦。以前的西乡,除北帝古庙、西乡河与居民房外全是田地,还有一条悠长的石板街,传统而古老,这里因商业繁荣而远近闻名。如今再踏入家乡,西乡河、西乡公园、历史文化街的热闹光景尽收眼底。3年前的今天,西乡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就站在真理街,与村民谈古街改造、记住乡愁,“一河一园三街四巷五古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计划开始铺开。政府古街改造工程的推进,让这个百年古乡更多了些时代印记。两年过去了,西乡变得更加让人羡慕和留恋,西乡河水流更清澈,乡愁更浓郁。

  这当中,离不开港澳同胞们的力量。于卢志伟而言,自己为家乡做的最骄傲的事,莫过于领头建起第一间简易酒家了。1978年,他带队回乡,正值深圳实行改革开放,他引进港澳人才,合资建起一间酒家,为前来深圳开疆拓土的外乡人提供好的住宿环境。“以前酒家寥寥无几,如今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各式酒店、餐厅相媲美,人们安居乐业,喜笑颜开。”话音刚落,卢志伟脸上泛起深深满足。

庙会现场。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办事处/供图庙会现场。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办事处/供图

  令现年60岁的陈有华思之难忘的是儿时和伙伴们一起在河边玩泥沙的情景。到了傍晚,母亲的叫唤声从河边传来,他将捡来的贝壳装进罐子挂在屋梁上,全家人在屋梁下一起吃饭。

  陈有华是西乡本地人,1976年离开西乡,到香港定居。后来,他经历了出国、赴台湾定居等,极少回自己的家乡。“走过了无数的山山水水,却始终觉得,外面的泥巴跟这儿的不一样。”儿时的记忆陪伴他从少年走到中年。

  在陈有华的印象中,西乡家家户户都种田,从前买米买油的粮票、买布的布票,迄今都还攒着不少。旧时西乡人民公社的办公地不时传来收音机的声响,黄昏时分街上的商贩用高音喇叭使了劲地叫卖……古老的故乡似一幅温馨的彩色油画,彼情彼景历历在目。

  “那时候大家生活艰难,可人们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陈有华说。越是艰苦的日子,信仰越被当作一种心灵的慰藉,为百姓带来平安、丰收的北帝,是人们唯一的精神信仰。

  改革开放期间,陈有华重回故里,为支持家乡建设当起了家乡和港澳同胞的联络人。他为家乡引进投资人,注资家乡发展,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如他所愿,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当地人过上了富裕的日子,道路四通八达,背井离乡追逐梦想的人们,再也不用把厚重的乡愁装进行囊,将思念寄托在春运时一张薄薄的车票上。

  在陈有华的记忆中,最难忘的还有吃大盆菜。舌尖上绵长的滋味,脑海中热闹的场面,化开了,就是永远抹不去的乡情。忙,是他多年的常态,但尽皆不忘。

  今年,是陈有华连续第五年回家乡参加“三月三”,他带着一帮台湾朋友吃盆菜,了解西乡文化。他们加入到巡游队伍中,拉起横幅展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我们不仅要亲身了解西乡的过去和现在,内涵和特色,也要将西乡文化传播出去,为更多人所知。”陈有华眉宇间闪烁着慈光。

  不顾路途遥远,不顾生活忙碌,坐着飞机、火车、轮船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体验“三月三”,已成了无数根在西乡的海外游子每年的期待。正如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所说,“三月三”不仅团结了西乡、宝安乃至深圳人,也作为一个情感的纽带,穿起了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对家乡的深深挂念。

  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现今一些地方却被“跑偏”的城镇化列车碾得支离破碎,曾经的美丽“乡愁”变成难以释怀的“乡痛”。而无论年岁如何变迁,传统而古老的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却年年如旧,几百年香火不断。

  “三月三”的传承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三月三”因为历史原因中断,古庙冷清,门庭寥落,民俗活动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后,社会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多元文化慢慢呈现出来。1992年,当地居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款修建古庙,一年后,北帝古庙竣工,北帝诞的民俗活动也得以延续。

  恢复后的“三月三”一年比一年活动更丰富,一年比一年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热闹的大巡游中,狮子舞、鱼灯舞、凤舞等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一一呈现,既活化了非遗,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又寄托着人们五谷丰登、鱼虾满仓的美好期望,重现了人们的民俗记忆。

  “三月三’不能断,家乡戏每年都要唱,乡土乡愁和乡味都需要内涵来承载。”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群团工作部部长李金宇站在西乡河畔,看大巡游,观飘色表演。他说,多年发展下,北帝古庙“三月三”不仅仅是中国式的狂欢节,更是西乡历史的传承,是时代变革的一种记录与折射。唯有重视、保留更多西乡这座城市的人文内涵,人们才会对这座城市有认同感,才能把西乡当故乡。

  如今,走在修葺一新的真理街,如同走进一幅多彩西乡的历史画卷。商业街两旁的吆喝声已经远去,做饼的店铺向人们诉说着旧时的记忆。北帝古庙内升腾起袅袅香烟,青瓦白墙精雕如画。怀中婴儿熟睡,身边孩童打闹,戏班子在台上咿咿呀呀,许久不见的好友热聊,一天在“三月三”喧闹中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将在希望与热闹中冉冉升起。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

  责任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