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晚报

  3月5日下午,在深圳北站西侧B出口,一辆机器人车正在缓缓行驶,它左顾右盼,还在不停“说”着话,这辆看似有些“呆萌”的流动宣传车集监测、宣传、巡视等多个防控功能于一体,是疫情防控期间北站新晋的“巡逻兵”。

  巡逻兵当然不止这位“机器人”,高科技、立体化的巡防、监控手段背后,是龙华区上千位工作人员用40余天来的坚守构筑的疫情防控之网。

  深圳北站建筑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日常进出高铁班次超过700趟,是进出深圳的重要门户。在这样一个战疫主战场上,离不开各个“兵种”联合作战。“网在心中”的总指挥部、冲锋“疫”线的“保卫兵”、坚实高效的“科技兵”、守护“大后方”的后勤兵……细化举措,责任到人,联合协作,战疫非常时期以及“复工潮”下的防疫防控,深圳北站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自1月20日深圳北站凝聚卫健、应急、公安等22家单位资源和力量,组成深圳北站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截至2月28日,深圳北站区域(含高铁、地铁、地面等)总客流量为418.2万人次,其中北站高铁累计到达旅客160.1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122.6万人次。

  “智能测温”“卡点测温”……织密北站“体温检测网”

  “1月21日,接到大型交通枢纽设置测温卡点通知后,工作小组当天进行了一线调研。随后当场紧急部署,连夜装了15台红外线测温仪。”龙华区深圳北站疫情防控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勇介绍道。为强化疫情防控,除了原先设置在深圳北站东西4个出站口、2个中转站、东西进站口的15台柱式红外测温仪,深圳北站疫情防控小组将柱式红外测温仪增至28台,分别添加在地铁进站口、长途客运站、出租车场站、公交场站入口等,成为北站防控战疫的中坚力量。

  “9个闸口、22个测温点,光是北站的体温检测工作人员就有约200人。”周勇继续介绍道。疫情防控期间,周勇每日的工作状态就是“在路上”。作为北站协调办的“活地图”,大到深圳北车站、区保安公司、区疾控中心等部门协作,小到测温卡点工作人员的佩戴规范、每日消杀时间,他都要做到随时掌握、了然于心。

  3月5日下午,记者在深圳北站出站通道处看到,监控屏幕上,随着出站旅客由远及近走过来,其影像上即时显示出体温,“大概15-20米开外,我们就可以追踪到每个人的体温,超出正常体温,屏幕上会立刻警示。”深圳市龙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队长莫福武在向深晚记者介绍北站红外测温系统时介绍道。

  与此同时,龙华区应急局在深圳北站各关键卡点上安装了9套无线视频传输布控球。不同于普通的监控设备,布控球还连通着各级防控指挥部。“从这个布控球,工作小组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客流即时信息,做到信息交流零壁垒、零时差。这也为我们科学研判防控形势、精确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华区应急局副局长黄彬良说道。

  “全面大消杀”“同心大后方”……织密北站“消杀防疫网”

  “每周北站会进行两次全面大消杀,每天还有专人对北站区域进行两轮点位消杀。”周勇提及深圳北站目前消杀工作情况时说道。据了解,深圳北站防疫消毒作业工作由龙华区预备役防化团技术指导和支援。每周两次的全面大消杀,防化团出动人员22人次,携带背负式动力喷雾器16部,推车式动力喷雾器4台等装备对候车大厅、商业层、站台、进出通道及进站安检口等进行防疫消毒。

  此外,民治街道聘请30名专职消杀人员每日对深圳北站东、西广场地面、电梯、围栏、座椅、售票机、人行通道、北站发热门诊、应急帐篷和深圳北站垃圾中转站进行全面消毒。在深圳北站垃圾中转站安排值守人员对来往垃圾运输车辆及垃圾桶进行消毒。

  联防联控,才能打赢战疫。

  北站协调办每天还负责收集深圳北车站、公交派出所等北站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对口罩、消毒液、隔离衣、护目屏等防疫防控物资的需求,由龙华区应急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与“大后方”物资保障组沟通协调。截至目前,龙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共为北站疫情防控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发口罩14.5万个、手持体温枪180把、手套2000双、护目屏900个、手洗消毒液1400瓶等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资,为深圳北站疫情防控构筑“同心大后方”,织密北站“消杀防疫网”。

  “24小时医护轮值”“一站式服务”…… 织密北站“医疗救护网”

  1处发热隔离区、2处临时医疗点、2台120救护车、8顶医疗隔离帐篷、18名医护人员随时待命,龙华区应急局协同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为北站筑牢“医疗防护”防线。18 名医护人员实行“3班倒”,24小时应对疫情防控。

  “红外线筛查出体温异常的乘客会送过来,我们会用体温计腋下复测体温,一般至少要复测2-3次。这个过程中,除了给待观察人员进行双手消毒、发放防疫用品,我们还会询问他们的‘流行病学史’”,北站医疗点值班医师蔡海彬向记者介绍北站“医学筛查”流程。

  “我们对北站高铁发现的体温异常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旅客从发现体温异常后的护送、检查、隔离、移送发热门诊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均由安保人员和医疗工作人员提供无缝链接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体温异常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黄彬良介绍道。

  “多兵种联合作战”…… 织密北站“一体化安全网”

  “昨日北站卡点测温在岗人数158人;处突应急冲锋队100人,其中南侧疫情应急处置点10人……”3月2日上午10时,北站疫情防控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召开每日防控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包括体温检测、人员增配、客流疏导等多个实际问题,周勇报出一组数字,数字背后,正是北站疫情防控的日常。

  “我们在北站建立了联勤指挥部,建立了联勤指挥平台,铁路公安、公交所、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和冲锋队多警种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公安民警和100人的处突应急冲锋队每天在北站枢纽进行值守,共同守护北站枢纽的平安”。黄彬良介绍道。

  “针对北站枢纽客流量大、安全形势复杂,民治街道协调辖区预备役防化团,在春运高峰前组建了10人的北站危化应急小分队,主要负责北站区域的危化品等易燃易爆品的排查管控,疫情防控期间,预备役防化团组织防化专家对危化应急小分队和北站应急冲锋队进行了多场防化知识培训,对酒精和消毒液不能混放、防疫消杀等要点进行了重点讲解。”周勇介绍道。

  在深圳北站“疫”线,每天均有1500余人战斗。他们由深圳北车站、公安民警、龙华区保安公司、北站枢纽管理中心、龙华区疾控中心、应急局、北站协调办等成员单位基层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每天的治安维护、交通疏导、防疫消杀等工作。

  “保卫兵”“脉冲式出站”…… 织密北站“秩序维护网”

  “16时40分,4号月台列车到站,请相关队员提前做好出站引导准备。”北站协调办李志平队长正拿着对讲机与“北站处突应急冲锋队”进行任务部署。近期,随着返程客流增大,深圳北站各月台扶手梯口前地面上出现了一串串相隔1米的黄线,这些“神秘的”黄线,其用途是北站 “处突队”安防人员琢磨出的“脉冲式出站”。

  “针对瞬间较大客流情况,组建40人的有序出站引导组;在站台划定1.2米安全间隔线,引导旅客严格按1.2米间隔要求保持安全距离;在列车车厢出口站台、手扶梯口、出站口利用音频广播等形式引导旅客有序通行;在车站出口推行0.3米排队等候、间隔1米脉冲通行,引导旅客保持安全距离,有序通过红外线检测体温出站。”

  自复工潮以来,为加强北站疫情防控的应急保障工作,“脉冲式出站”被应用至深圳北站各月台,一米的距离保障了每位出站乘客的安全,也使出站客流多而不乱,有效提升了出站效率。

  此外,为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力度,营造更好的防疫防控氛围,深圳北车站、北站协调办还在北站各出、入站口等醒目位置设立了体温检测和疫情宣传标识牌,并通过站内广播和LED大屏进行轮流播放。龙华区应急局则印制了40万份《来(返)深人员告知书》和《便民服务卡》,在各出站口分发给抵达的旅客,告知旅客体温检测、个人居家等疫情防控常识。“宣传到位,旅客们都有疫情防控的意识与自觉,也让我们的战疫之‘网’真正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周勇这样说道。

  深圳晚报记者  邹曾婧  王秋婷 通讯员 黄彬良 桂春林

  责任编辑:黄捷

  审核:陈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