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深圳新闻网

  2020年是深圳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4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深圳发布举行全市决战决胜污染防控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初汉、市水务局局长张礼卫、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尹杰、市水务局副局长龚利民分别针对深圳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情况和水污染治理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攻坚克难 深圳开辟水污染治理新局面

  4月1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收官战。此前,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第一总指挥王伟中、总指挥陈如桂签署发布《关于全市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决定自发布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

  深圳市水务局局长张礼卫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深圳要重点开展“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管理提升年”工作,推动治水从“治污”向“提质”迈进。

  张礼卫说,深圳的水污染问题曾经非常严重,建成区黑臭水体数量一度全国最多。2016年,全市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全市还密密麻麻分布着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严重的水污染,不但影响城市形象、市民生活,还成为深圳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短板。

  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底,深圳用3年时间补齐了近40年的水环境历史欠账,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实现不黑不臭,迎来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的历史性转折,一大批河流水域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2019年,深圳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310条河流水质全面提升,劣Ⅴ类水体由212条下降至76条。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深圳河河口国考断面旱季水质稳定达Ⅳ类,2019年全年均值达Ⅴ类,为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观澜河企坪、坪山河上垟断面全年均值分别达到Ⅳ类、Ⅲ类;龙岗河西湖村断面去年12月达到Ⅴ类。今年1-3月考核断面达到Ⅳ类及以上,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改善幅度在全国排名第26,绝对值排名首次跳出全国后30名。从监测数据看,氨氮从2015年的23.3mg/L降至2mg/L以下,达到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一大批河流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市民乐享生活的好去处。

  张礼卫现场展示了水务局印制的《深圳亲水打卡地》,囊括了深圳市亲水达标河流,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福田区-深圳河红树林生态公园段等12条河流(河段)现在的美景。张礼卫向市民朋友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这些河流开展亲水之旅,见证往日的黑臭水体变成了今日的美丽风景。

  上下一心 领导带头挑最重的担子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长刘初汉分享了深圳“上下一心,尽锐出战”的治污经验。

  在深圳,市领导带头挑最重的担子,治水成为市主要领导“花费时间最多、基层调研最多、开会研究最多、反复强调最多”的一项工作:王伟中书记亲自谋划推动,担任市总河长和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河长,要求“一切工程为治水让路”。陈如桂市长担任市副总河长,经常深入一线,研究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其他各位市领导也带头巡河,带领各级领导干部“用脚步丈量河道”,推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勇挑重担的攻坚态势。

  目前全市有17.9万名环保义工、119个环保组织、10万多名“河小二”活跃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线,形成了高位立体推进的攻坚格局,多点发力势如破竹的攻坚态势。

  以目标倒逼治污。深圳对310条河流实施“一周一测”,每两周对各区水环境质量绝对值和变化值进行排名,及时发布水质周报、预警、异常河流通报,开展五大流域污染负荷及水质达标分析,以水质目标倒逼治污,以考核问责压实责任。市、区人大政协把治水作为重点监督领域,持续推进专项调研和专题质询;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专项督查,督查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把治水“战场”作为干部“考场”“实训场”“检阅场”,创新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干部专项考核。

  以执法守护成效。持续开展“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执法格局,加强科技执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近两年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275宗,处罚金额4.62亿元,移送环境犯罪68宗,位居全国前列,联动惩戒冻结76家企业3.1亿资金,完成14724家“散乱污”企业整治,震慑效果显著。

  先行示范 “深圳蓝”成为深圳空气质量品牌

  2019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创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灰霾天数降至9天,为1989年以来最低,空气质量连续7年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十位。今年1-3月,深圳市PM2.5浓度为22.5微克/立方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7;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0%,全国排名第6。

  “深圳蓝”已经成为了深圳空气质量的品牌。在空气治理方面,深圳坚持实施最高标准的源头管控、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最具针对性的整治手段,建成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一街一站”网格化监测体系,推出了一系列全国领先的治理措施。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尹杰介绍说,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1号令要求AQI(空气质量指数)达到90%以上,因此务必着重解决臭氧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均没有系统治理经验可借鉴,需要深圳边摸索、边快速推进。抽样显示,污染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进行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因此深圳将狠抓协同减排,针对氮氧化物污染和挥发物污染防治重点推进。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出租车100%纯电动化,率先推动泥头车纯电动化,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6.3万辆,居全国首位。完成17台燃气发电机组和6台燃煤发电机组升级改造,燃气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15毫克/立方米,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燃煤机组达到国家最严超低排放标准。靠港船舶全面使用0.5%低硫燃油,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大型船舶深水泊位达到37个,岸电使用比例提高至6.1%,为全国最高水平。

  作为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深圳建成东部环保电厂等3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新增每日1.03万吨处理能力,全市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8万吨,基本实现全量焚烧。开展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全链条管理,日均回收利用量9500吨,实现全市4882个小区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全市可处置医疗废物、含铜废物等危险废物41类,年综合处置能力达到63.4万吨,今年将新增年处理能力10万吨,基本解决了深圳市固废处置难题。

  减少开挖 “排水管理进小区”费用由市区财政提供

  推出排水管理进小区是深圳的重大创新举措,深圳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针对所有小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全覆盖管养的城市。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龚利民在会上表示,2019年已对《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今年对《深圳经济特区排水管理条例》又进行修订,对排水管理进小区突破法律障碍提供了支持。排水管理进小区根本在于专业管养,龚利民强调说,会采用一些新技术、非开挖的技术来进行修复,尽量减少开挖,减少对广大市民出行的影响。这部分工程的费用都是由市区两级财政提供,不需要业主和广大市民支付。

  目标已定 巩固深圳污染防治成效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将抓住“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在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情况下,志在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双胜利”。实现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不低于96%,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5微克/立方米,五大干流水质稳定达标,159个水体、1467个小微水体稳定消除黑臭。

  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为目标,聚焦水污染治理难点问题,按照“十个全覆盖”和碧道建设“10+1”的工作思路,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消除劣V类水体,实现全市域水质达标,推动“治污”向“提质”迈进。

  深入实施2020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实施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业源减排、绿色施工、绿色生活等“十大工程”80个项目,实现PM2.5浓度稳定达到25微克/立方米欧盟标准、AQI达标率控制在96%以上的控制目标。

  以“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坚持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三化一可”,完善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建筑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废弃物等六大治理体系,保质保量完成100项试点建设任务,为通过国家验收打牢基础。

  构建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一张图”,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专项调查评估,发布全国首部土壤背景值地方标准,将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纳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入库储备及余泥渣土转运处置过程监管程序。宝安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市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

  在严格执法方面,深圳将厉行铁腕治污,强化“两法衔接”,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此外,严格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及设施和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处置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行为,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执法。

  作者: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