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总体工作方案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举办时间和形式的通知》精神,对原定于2020年4月14-15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举办时间和形式作出了调整。为切实做好调整后的大会各项筹备工作,经研究,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创新合作、谋共同发展”主题,立足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汇聚全球创新和人才资源,面对新冠肺炎等全人类共同挑战,构建休戚与共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搭建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平台,共享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中国机遇”,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会概要

  (一)时间地点

  拟定于2020年7-11月举行网上大会,视疫情防控形势择期在深圳市和相关省区市举办线下活动。

  (二)组织保障

  1.主办单位: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

  2.承办单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部分省区市科学技术厅(委、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

  3.具体执行单位: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4.合作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机构科技主管司局(引智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其他有关合作机构等。

  三、大会形式

  (一)网上大会

  本届大会以网上大会为主要形式,以大会官网为载体,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和“互联网+会展”双向赋能会展新模式,主要设置“虚拟展厅”“项目对接”“主宾国”“线上招聘”“在线服务”“大会资讯”等6大功能区。

  “虚拟展厅”功能区

  借助AR/VR/3D等最新信息技术手段,为参展单位搭建街景式虚拟展厅,以图、文、音、像等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展示各地营商环境、人才政策和科技成果。

  “项目对接”功能区

  以需求为导向,打通基于全域数据分析的供需对接渠道,提供项目发布、路演直播、精准对接、培训讲座等功能,推动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与产学研机构对接,形成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的务实成果。

  “主宾国”功能区

  集中展示主宾国俄罗斯与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成果,发布俄罗斯专家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机构、科技创新企业拟与我方开展的合作项目信息,为寻找对俄合作契机提供平台。

  “线上招聘”功能区

  设置外籍人才招聘会、海归人才云聘会、“智汇全球”网聘会、“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云招会等线上招聘专区,实现全流程一站式无接触,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在线服务”功能区

  主要提供注册登录、展厅管理、线上会议、广告宣传等服务。 

  “大会资讯”功能区

  主要发布大会有关的新闻、通知、公告等重要资讯。

  (二)线下活动

  视疫情防控形势择期举办大会开幕式、深圳论坛(主论坛+专业会议)、展览推介、部分省区市专场专题活动、海外人才中国行、科技外交官行动等系列活动。

  开幕式

  邀请有关领导、主宾国嘉宾、国际知名学者专家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

  深圳论坛(主论坛+专业会议)

  以“科技创新与人才交流”为主题,邀请主宾国代表、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和领导围绕论坛主题开展研讨交流。科技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组织各类专题会议,聚焦疫情防控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合作单位同期举办基础研究领域专业会议、全球院士科技创新与合作论坛、国际STEM教育深圳峰会、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峰论坛、总裁创新峰会、海归职业规划发展论坛、第九届项目管理国际论坛等分论坛活动。

  展览推介

  结合当前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领域,多维度展示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果。集中展示中俄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成果,推动中俄在新材料、智能交通、能源技术、人工智能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部分省区市专场专题活动

  继续设置深圳宝安、龙华分会场。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筹办区域分会场,举办展示推介、人才招聘、项目对接、参访交流等活动。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专题对接活动。

  海外人才中国行

  组织主宾国嘉宾赴各相关省区市开展考察对接等活动,协助中方代表赴俄罗斯参加大型展洽活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全球邀请不同学术、技术背景的海外专家学者、技术持有者回国(来华)开展深入交流。

  科技外交官行动

  邀请部分我驻外使领馆科技处外交官回国参加大会。介绍驻在国相关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现状,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建议与参考。

  四、报名方式

  参会参展统一在大会官方网站(www.ciep.gov.cn)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IEP2001)在线报名,各相关单位可自行报名参会。大会日程、内容等信息以大会官方网站最终发布为准。大会具体组织实施方案由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制定,另文发布。

  为了做好大会筹备工作,积极服务各相关单位开展展览展示、项目对接洽谈等活动,各地方参展参会名单及项目供需信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汇总整理并提交大会组委会;各部门参展参会名单及项目供需信息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各集团公司科技(引智)主管部门汇总整理并提交大会组委会。

  五、参会准备

  (一)根据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总体部署,大会会务由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具体承办,详细信息请登录大会官方网站查询,并与大会组委会深圳工作组联系。相关费用请提前汇至大会组委会指定账户。

  联系人:黄小莉,联系电话:0755-81707963。

  (二)人才及项目对接工作,除利用大会组委会为参会单位和个人开通的网上人才对接、项目推介功能外,各科技主管部门、有关用人单位可提前将希望通过大会引进的人才、项目的具体需求上传至大会官方网站,并与大会组委会深圳工作组联络接洽,以便统筹做好现场对接服务工作。

  联系人:刘会忠,联系电话:0755-81707802。

  (三)网上大会虚拟展厅会场展位设置详见大会官方网站。展务详情请与大会组委会深圳工作组联系。

  联系人:芮麟娇,联系电话:0755-81707962。

  (四)各省市线下活动请填报活动方案,且须包括活动名称、主承办单位、拟举办时间和形式、活动内容、拟参会人员等内容信息。具体请与大会组委会北京工作组联系。

  联系人:王泱,郭妍,联系电话:010-58882487,58882132。

  (五)请各代表团、各参展单位积极报名参加本届大会突出贡献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展示奖评选活动,具体评选方案请见大会官方网站公告。

  六、联系方式

  大会组委会北京工作组

  联系人:张伟、王泱

  电  话: 010-58882487、13910907876

  E-mail:guoyan@ciep.gov.cn

  大会组委会深圳工作组

  联系人:李永良、黄小莉、钟大华

  电  话: 0755-81707963、81773047

  E-mail:ciep2001@ciep.gov.cn

  大会相关信息

  网  站:www.ciep.gov.cn

  二维码:

  官网网址:www.cie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