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会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前往自然博物馆参观?(多选)

  除交通、停车等问题外,在受访者留言中,许多人也希望博物馆能够提供周到的公共服务,如亲子服务设施、餐饮服务、休息区域等。

  希望在基础设施的配套上能设置齐全。位置在坪洲比较偏远,应该有相关服务人员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其可能需要的帮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直接到达,适合家庭的餐厅、便利店等做辅助。——康林婷

  建议做好博物馆的各方配套设施,比如交通、环境、卫生等,公共交通方便会给予很大一部分人的实际参观动力,而馆外环境对于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就尤为重要了。博物馆的很大一部分观众是青少年和少儿,做好这方面的配套设施服务也会令整个参观满意度大增。——叶联翔

  我认为母婴室与儿童车的配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好的满足一些游客的需求。无障碍设施就不用多说,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陈宏志

  如果展馆可以在不同展区之间合理地放置一些座椅,设置公共休息区,提供简单的饮料贩卖机,手机充电站等服务设施,可以更好地调整参观节奏,让参观者在舒缓身体,放松精神的同时,消化展览带来的大量信息。——涂艺

  每次去博物馆,都希望能有广阔丰富的知识能汲取,还能有各种互动活动能参与,也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才能让人停留得更长时间,一个开阔的让人以各种姿势停留、消化知识,休息、思考、冥想的大厅非常必要。——秦英

  在精心地围绕着自然各个层次为主题的流线下,布置好参观流线,每一步的每个空间里都充满趣味性和探索。——尹喜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职业人群,制定不同的参观路线。例如,幼龄儿童一般是幼稚园组织往往是人群较多的较大型参观群,或者是父母家人看管进入博物馆。这两个在参观人流规模上就有差别,给博物馆的交通带来不同的压力。——王玉甫

  好的博物馆应该是……

  尺度适宜,新颖且轻松愉悦的建筑形象;

  联结周边片区,激活城市发展的公共节点;

  内外空间互通,属于市民的城市客厅;

  与环境交融,自然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建筑;

  “城市客厅”是许多受访者都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公众普遍对博物馆的建设给予了很高期望。许多职业建筑师也提出了专业建议,希望自然博物馆能够贴合自然的主题,期待博物馆能够带动城市片区的发展。深圳作为一个创新城市,许多受访者也希望博物馆是一座创新的建筑,从建筑空间的组织到建筑形象的呈现都能给深圳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自然博物馆,仅做为博物馆进行大众知识的科普,只能吸引那些对自然亦或是对博物馆感兴趣的人,所以在功能的设置上,可以考虑公建的多元化功能,使之成为一个城市的客厅,让人能在闲暇之余,能够想到“客厅”,来到“客厅”,在休息的过程,又能增加对深圳自然的了解。——GS

  做到一馆多用的功能。不仅仅是一个起到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它还是一个休闲娱乐放松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公共的空间。——张琦

  建筑除了内部空间要做的精致,外部空间同样需要精心设计,可以设置建筑的水循环系统,水景用作蓄水池的同时,也可作为生态过滤作用。整体的园区或建筑要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充分的建筑内外甚至是园区的设计,包括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张博

  我是个建筑设计师,我希望深圳自然博物馆不再像那些千篇一律的感觉,而是真正有自己特色,竭力去塑造自然,让场馆跟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而非独立的,它应该亲近自然,并且能与人产生互动,这样才能体现“自然”二字。在可持续方面,我觉得一定要让它注重文化上的可持续,着重展现中国人的自然山水观。——耿邦玮

  从建筑形象上,希望能展示当代的科学先进的建筑形象,不是一个回溯式考古的建筑,而是具有深圳探索进取性的、能延展未来的建筑风格。——张HY

  自然博物馆并不是用一座冰冷的建筑陈列一些标本、图片、文字。它就像一颗树一棵草落入泥土,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在建筑设计上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光、水、空气,让参观者能够从建筑外观就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结构内部的参观动线要能够激发人的各个感官。——陈太康

  获奖留言

  1511份调查问卷,1043条公众留言,深圳自然博物馆公众咨询调查收到了丰富、全面的调查信息。这些信息已整理反馈回博物馆国际招标进程中,许多建议和期望都会写进建筑设计、展陈设计的任务书中,在未来建设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项目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也会在公众广泛参与的过程中落成。

  经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深圳博物馆、有方共同筛选推荐,我们从1043条留言中选出了3条获奖建议,为表达感谢,有方将为留言者送上千元奖励。

  获奖留言:

  首先我非常喜欢去这种大型公共的场馆,其次我也是一名深圳市的建筑设计师,对于大型公共博览类建筑的建议,我有几条建议:

  1.出于对观展人的照顾,要有母婴室(深圳市母亲带着婴儿出来的非常多)。2.考虑行动不便者的参观流线,明确电梯的位置。3.展区的布置一定要分好主题,展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交通组织,考虑去和回的行走动线。4.建议在展区之间布置休闲座椅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适当地设置餐厅,解决午餐和晚餐。5.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引进VR或者AR设备增强视觉体验。6.个人认为展览内容仅仅是这个展馆的一部分,建筑本身也要在设计方面突出特色,创造宜人的建筑内外空间,让即使是路过的人,也想来这里休息或参观。7.建议建筑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植被,表现绿色建筑的理念。建议参考台湾的花博会新生三馆,以及台北北投图书馆新馆。建筑采用了钢木混合结构,人走在建筑内外非常舒服。8.建筑除了内部空间要做的精致,外部空间同样需要精心设计,可以设置建筑的水循环系统,水景用作蓄水池的同时,也可作为生态过滤作用。9.整体的园区或建筑要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充分的建筑内外甚至是园区的设计,包括自然通风,自然采光。10.派发纪念品,让博物馆成为打卡胜地。——张博

  自然博物是一个很大的词,包罗万象。如何在有限空间平衡“大全”和“特色”,“常识科普”和“个人所得”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相比较于建筑外形和空间的设计,自然博物馆的内容设计更为重要。内容设计主要包括2个部分:1)展陈内容,2)交互方式。以内容带动空间设计是主线,满足大型公建的服务设施是必备,整体建筑节能、减排,对环境影响最小,这才能体现自然友好的理念。

  展陈内容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1)宇宙—地球层次,讲述宇宙(时空)-地球生态系统,人在其中的位置,全球环境危机;2)国家—深圳层次,讲述中国在地球的位置、深圳在中国的位置,中国的生态系统,深圳的生态系统;3)个人层次,个人日常行为是如何与宇宙-地球、国家-深圳层次产生联系。设计内容的目的是想把每个人个体的生活融于广阔的时空,感到人类个体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扩充人的精神容量。

  在交互方式上,1)宇宙—地球层次采用全息投影环境,虚拟现实交互,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让人在宇宙中寻找地球的位置,并设置上帝视角、飞鸟视角、鱼类视角、猎豹视角等多个视角看地球多个区域。这涉及内容创作、程序开发、交互设计等工作。2)中国—深圳层次,以模型、图片、视频、交互机、导览讲解为主,这时,需要经过内容培训的讲解员专门讲解,并在此版块加入定制内容。3)个人层次,采用游戏交互方式,设置多个个人行为场景,并衍生蝴蝶效应式的对宇宙-地球,中国-深圳层次的影响模拟。

  其他公建服务空间和设施设计需要详细考量低碳、减排、节能等设计方法,并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建筑环境中,使游人在空间体验中获取自然友好的感受。——黄越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创新的城市,希望深圳自然博物馆能成为新型的博物馆模式模板,跟传统的博物馆区别开来,从游客角度出发,让“逛博物馆”成为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博物馆的角度出发,可以拓展单一的门票收入,增加营收。实现建议:

  1.形式建议:以“旅游路线”概念设计游览线路,每位游客提供一个“参观日志”,可以在馆内进行游览打卡(盖章),知识记录,记录游客与博物馆之间的故事。

  2.业态建议:集参观—餐饮—玩乐一体,提升场馆的吸引力及复游率建议:1)海洋主题咖啡馆/轻餐厅;2)植物DIY馆:供游客制作自己的盆栽,可以购买盆栽;3)纪念品馆;4)主题拍摄馆;5)自然绘本阅读室;6)3D观影馆.......

  3.推广建议:1)IP形象(吉祥物)打造建议:打造属于博物馆的IP形象(吉祥物),提升博物馆与游客的情感联系,加深对博物馆的印象作用:a.应用于场馆地图设计/海报/公众号……b.用于场馆的打造(场景装饰);c.用于制作植物馆纪念品;d.嘉年华人偶活动等……2)定期举办活动,a.创意主题月、商业联名等(如植物&甜品月:博物馆x喜茶,海洋生物&时尚月:海洋生物主题服装走秀);b.植物DIY活动(基础掌握植物扦插讲座,10种冷门海洋生物介绍……);3)组件粉丝群,a.建设前期可以用于跟粉丝交流建设进度,直播建设过程,提供线上分享会,吸引粉丝;b.场馆开放后可以用于预告活动,粉丝间分享交流等。——文乐

  责任编辑:黄捷

  审核:刘昱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