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罗典
通讯员 曾大刚 李灏 文/图
8月6日上午11时, 年近6旬的孟阿姨来到深圳监狱的亲情会见室,探视正在这里服刑的女婿李可(化名)。得知深圳监狱已经安排好李可和女儿张兰(化名)在8月7日七夕当天进行远程视频,孟阿姨忍不住哭了。
一位坚强的母亲
奔波在女儿女婿服刑的城市
孟阿姨的女儿女婿是国内某著名政法院校毕业的高材生,2017年初,两人因为卷入一宗走私案被抓获,经过两年的审理,今年4月,李可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张兰则获刑4年。
从女儿女婿失去自由的那天起,孟阿姨就放弃了正在做的生意,不停地穿梭在珠海、广州、深圳之间。女儿女婿被关在哪里,她就生活在哪里。
为了生活,早已下岗的孟阿姨很久以前就获得了家政服务的资质,不过后来女儿女婿很争气,毕业以后都曾经在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担任高管,所以孟阿姨已经很久没有从事家政工作了。但女儿女婿出事以后,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孟阿姨很担心女儿女婿经过这次打击后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她只身南下,至今已经在女儿女婿服刑的城市生活了两年多,期间,家政工作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
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孟阿姨没有跟李可和张兰提过自己做家政的事情,她不想再让这小两口有任何的思想负担。李可的家境和张兰很相似,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其母早年也下岗了。两个孩子曾经是两个家庭最大的荣耀和绝对的支柱,可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孟阿姨认为,她作为家长,得重新撑起这个家,让孩子们重新燃起希望。
从崩溃、无助、彷徨,到现在逐渐开始慢慢接受现实,思考如何重新开始新的人生,这是孟阿姨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也是李可张兰的心路历程。
在位于广州的广东女子监狱,张兰现在是改造积极分子,她的专业专长已经开始让她的服刑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给她带来了更多的自信。而在深圳监狱,李可的表现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在监区里获得了协助做一些管理工作的机会。他们曾经是不幸的,在他们原本应该洒满阳光的人生道路上一度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但同时他们又是非常幸运的,不仅是因为家人的不放弃,还因为他们还赶上了司法狱政改革的时代,他们真诚的悔过让他们获得了更多、更难得的亲情帮教机会。
一幅特别的画作
坐在鹊桥相会图前倾诉思念
昨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一天也被情侣们视为“情人节”。这给张兰和李可的视频会面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意。
张兰是家里的独女,从小就是家人的骄傲。张兰的前半段人生光鲜亮丽,高材生、境外求学,学成归来成企业高管,前途一片光明。研究生期间,大学期间的恋人李可买了一枚钻戒,镌刻上“守护一生”几个字,专门从北京跑到张兰的校园向她求婚,为这段“爱情长跑”画上圆满句号。
张兰曾托付母亲在深圳照顾李可,让母亲转告李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张兰说,希望妈妈能在深圳,帮她照顾李可,而自己会在监狱里积极改造,不用费心。“张兰是个认真的孩子,瞅准一件事一定会坚持下去,再难也要做好。”孟阿姨说。
一开始不适应监狱生活,她还瘦了好几斤。白天有人陪着还好,晚上无人时,心底的压力无处释放,张兰总是偷偷流泪。近半年时间,张兰给母亲写了三封信,每一封都会分三个部分,先说自己的近况报平安,再问家人的情况,最后一部分专门写给李可,让母亲在去看望李可时转达她的思念。
女监的管教也在逐步引导张兰适应改造。在得知了张兰的特长后,专门让她参加了文艺队,帮忙做监狱小报。
管教希望张兰能尽快调整好状态:“女性罪犯感情很细腻,对家庭比较依赖,我们希望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她得到鼓励,坚定积极改造的决心。”一名狱友得知张兰要在七夕见丈夫后,主动“请缨”为他们画了一幅画。这名擅长壁画的外国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灵感做了幅鹊桥相会图。管教特意把这幅画挂在会见室里,张兰坐在画前,等待视频开启。
如果不是她穿着囚服,这一幕仿佛就是情侣普通视频,墙壁上色彩缤纷的气球摆成爱心,桌上还有一盆绿植,一切显得温馨可爱。
上午11时许,视频开启,张兰忽然有些忐忑。入狱后不久,她剪掉了陪了她多年的长发,她想起来,丈夫的记忆里她还是长发,这次看到自己的形象会不会觉得诧异、觉得不好看?“媳妇,新形象不错啊。”视频接通,李可久违的活泼幽默顺着网线就冲到张兰眼前。
“真的吗?我还为剪发哭了一场。”“我记得大学你有次剪了短发问我好看不,我说看不出来区别。现在才知道标准答案应该是很好看。”“你看你,标准答案说多了就不走心了。”“走心也是好看。”熟悉的调侃中,两人向对方倾诉着藏于心底的思念。
25分钟的视频会见转眼间就结束了。张兰望着已经关闭的摄像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起身跟着管教回到监区。这天,广州的天气特别好,天空澄澈如练。阳光洒进会见室,墙上标语“享受亲情关怀,走进温馨港湾”格外醒目。
一片重生之地
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
深圳监狱视频会见室里,李可也开始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等待视频接通的时候,我非常紧张。”李可说。
被捕的第一个月,李可说自己每天都会哭。“像是走在路上,突然被人打了一闷棍,头脑里一片空白。”但很快他就开始自省,“没有任何理由埋怨别人,错了就是错了,法律意识的淡薄和侥幸心理,注定要让我和妻子通过这种形式,来深刻领会法律的威严。”
李可坦承自己走错路是因为对自己能力的过分自信,以及对尽快实现“财务自由”的渴望。“太急了,心态浮躁,很显然受到了外界一些不好的风气的影响。”
栽了跟头以后,他逐渐冷静了下来。他说自己看了褚时健的一本书,褚时健74岁开始第二次创业,照样取得了成功。“有什么好急的呢?我还年轻,人生还有那么多时间,完全可以走得更扎实一些。”
在李可看来,深圳监狱可以说是自己的重生之地。“只要能把刑期当学期,静下心来反思过去,规划未来,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他说。入狱近半年来,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监狱里的生活,并且感受到监狱对自己的重塑超乎自己最初的想象。“前不久宜宾地震,监区马上特批了两名老家在宜宾的狱友当天跟家里打电话,了解灾情;另一名狱友的母亲不幸罹患了肺癌,监区知道以后也马上安排了他跟母亲进行亲情连线。这让我对监狱有了全新的认识,管教经常专门找我谈心,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尽管你和其他服刑人员一样,都穿着囚服,但我希望你能保持一颗属于你自己的心。”这是管教跟李可谈心时说的一句话,被李可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我相信经过这次波折,我和张兰会改过自新,对待父母家人也会更有责任感,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倒我们这个家庭。”李可说。
但李可依然有深深的遗憾。“对父母和家庭来说是亏欠,对社会来说是浪费,教训深刻代价惨重,应该让更多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