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这么大的高空坠物吗?”在高空坠物警示展现场,一根直径40厘米,长3米的避雷针让不少看展的市民吃惊。在现场展出的12件实物展品,大部分都是从高空坠物案发现场搬回来的实物。今天上午十点,以“拒绝高空抛物,做新深圳人”为主题的高空坠物警示展,在深圳市少年宫四楼展厅举行了开幕仪式。本次活动是由深圳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联合深圳市人大代表调研组、市检察院、市住建局、市减灾救灾联合会共同主办,深圳市少年宫特别支持的大型公益展。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关于防止高空坠物的论坛。

  高空坠物警示展包含三大内容:实物展出、图文展示和视频播放。12件实物展品,将近170张新闻图片,超过120分钟的新闻视频,对过往高空抛(坠)物新闻事件进行系统的梳理……2019年6月13日,福田区御景华庭小区高空坠窗致5岁男童身亡的新闻,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深圳范围内就曝出了大量高空坠物事件:南山区光彩新世纪小区高空坠下哑铃片砸中路人,龙华区弓村掉落瓶子砸伤儿童,南山区湾厦村高空坠下砖头砸伤国人……未伤及人的高空坠物事件更是屡屡发生,窗户、空调外机、避雷针、酒瓶、玻璃、砧板等等,高空坠下的物品五花八门。频频上演的高空坠物,给城市的上空蒙上了一片阴影,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在开幕式的主题论坛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深圳市住建局物管处处长张雁、深圳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副部长潘少晖、深圳市道德模范高正荣、业委会代表邹家健、律师陈德福等六人就高空抛(坠)物的预防、相关法律的完善、道德层面的提升以及如何开展公益诉讼等话题展开了讨论。经讨论,各领域专家从多角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从立法上将“行为犯”纳入刑罚;物业公司尽到提示义务;业主提高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加强建筑物外墙维护和窗户等固定物修缮;如发生纠纷可尝试公益诉讼;政府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来推进和改善高空坠(抛)物现象。在互动提问环节,专家也对业委会代表和广大市民提出的问题做了现场解答。

  据了解,“拒绝高空抛物,做新深圳人”警示展在深圳市少年宫四楼展厅免费对公众开放。展出时间从8月10日一直持续到8月16日。

  (责任编辑:黄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