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王宇 通讯员 深三院) 13岁的小敏近半年有了一种“超能力”——“放电”。若被她电到,手会微麻,有时一天可“放电”八次。3月12日,记者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胸外科联合多个学科近期为小敏进行了高难度手术,减少了“放电”次数。据了解,该手术在广东省内尚属首例。

  小敏9岁时,得了一种怪病。好几次清晨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四肢抽搐。后经检查,她被确诊为一种恶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先天性长QT综合征。这种疾病极为恶性,一旦发病会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随时可能猝死。

  目前该病无法根治,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并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小敏曾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三名”工程曾少颖专家团队指导下,进行了深圳市首例儿童ICD植入术。ICD全天24小时监护患者,一旦发现危险情况,便立即电击除颤。但没想到,小敏的病恶性程度高,频发室速,导致ICD频繁放电。一台ICD,一般患者可用8年至10年,但小敏不到半年就用掉了一半的电量。而一台ICD费用高达十几万元,为了给小敏看病,爸妈已花全部积蓄,若再频繁更换ICD,这个原本经济困难的家庭将无力支撑。

  3月5日,小敏经人介绍入住市三院胸外科。3月7日,市三院胸外科主任乔坤、麻醉科主任何仁亮等医生团队联合为小敏做了手术。这是一场对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的手术——星状神经节周围布满了大动脉、大血管和神经节,一不小心就可能误伤到周围神经和血管。更难的是,小敏体内还带着一个ICD,如使用电刀超3秒就可能产生传导,干扰ICD正常运作。于是,乔坤使用了最原始的工具——内镜剪刀,配合电钩,精准切除,并将出血量控制在1毫升以内。据了解,这次微创手术,切口只有几毫米。术后两天,小敏出院了。如今,她看上去神情轻松,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也没有再“放电”。